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脾胃论 > 列表
脾胃论 共有 64 个词条内容

《脾胃论》评述

    《脾胃论》为金元时期李杲(李东垣)的代表作,共3卷,上卷载脾胃虚实传变论、脾胃盛衰论、肺之脾胃虚论、君臣佐使法、分经随病制方、用药宜禁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医论7篇;载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等方论4篇,主要论述...[继续阅读]

脾胃论

脾胃虚实传变论

    五脏别论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继续阅读]

脾胃论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环无端,惟脾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人身形以应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左手主立夏,辰位是也;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继续阅读]

脾胃论

脾胃盛衰论

    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也。叔和云:多...[继续阅读]

脾胃论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散方药临床新用

    1.胃癌术后吻合口发炎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呕吐”范畴。临床辨证有:脾胃虚弱和胃有虚热型。本方用于脾胃虚弱者,表现胃脘胀满,恶心呕吐,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者。本方加减治疗胃癌术后吻合口炎52例,获满意...[继续阅读]

脾胃论

肺之脾胃虚论

    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胃,名之曰升阳益...[继续阅读]

脾胃论

升阳益胃汤的临床新用

    1.普通感冒用本方治疗1例脾虚外感。处方: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炒川连6克,法半夏10克,杭白芍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柴胡15克,泽泻10克,...[继续阅读]

脾胃论

君臣佐使法

    至真要大论云:有毒无毒,所治为主。主病者为君,佐君者为臣,应臣者为使。一法,力大者为君。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补泻在味,随时换气。气薄者,为阳中之阴,气厚者,为阳中之阳;味薄者,为阴中之阳,味厚者,...[继续阅读]

脾胃论

生脉散的临床新用

    1.流行性出血热中医学认为本病属“温病”范畴。认为温热病邪侵入肌体,伏行血脉,分布三焦,导致经络、脏腑、营、卫、气、血的严重受损。临床辨证分型有:温热炽盛期、阳脱阴衰期、肾阴欲绝和肾气不固期。本方适用于...[继续阅读]

脾胃论

分经随病制方

    《脉经》云:风寒汗出,肩背痛,中风,小便数而欠者,风热乘其肺,使肺气郁甚也,当泻风热,以通气防风汤主之。通气防风汤柴胡 升麻 黄芪以上各一钱 羌活 防风 橘皮 人参 甘草以上各五分 藁本三分 青皮 白豆...[继续阅读]

脾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