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关茯苓记载的史料,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成书的《五十二病方》,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著作,其中称茯苓为“服零”,并有治病的记录。战国末年成书的《吕氏春秋》中讲道:“人或谓兔丝无根。兔丝非无根也,其根不属也,伏苓...[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我国有关茯苓记载的史料,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成书的《五十二病方》,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著作,其中称茯苓为“服零”,并有治病的记录。战国末年成书的《吕氏春秋》中讲道:“人或谓兔丝无根。兔丝非无根也,其根不属也,伏苓...[继续阅读]
传统本草典籍有关茯苓物种的记载,主要集中于茯苓与松树的关系及其形态特征。据汉《史记》载:“下有茯灵,上有菟丝,所谓茯灵者,在菟丝之下,状似飞鸟之形。”南北朝《本草经集注》载:“大者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细皱,内坚白,形如...[继续阅读]
1.野生资源分布 茯苓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据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资料收载,我国北纬20°~45°、东经95°~130°广大地区,包括吉林南部、辽宁南部、河北中南、山西东南、陕西南部、甘肃南端、四川中南、西藏东南端及山东、...[继续阅读]
我国本草典籍记载的茯苓产区有多处,不同时代有所不同,但均为野生茯苓产区。据汉《神农本草经》载:(茯苓)生太山(今山东泰安泰山)大松下;或生茂州(今四川茂汶县);唐《新修本草》载:第一出华山(今陕西渭南华阴),雍州(今陕西长安...[继续阅读]
通过历代本草典籍收载的茯苓多处产区可以看出,我国茯苓野生资源分布非常广泛,最早采收利用的产区为山东泰山。明代以前,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陕西一带,同时,浙江建德、广西玉林、四川宜宾等均为茯苓商品的较早产区。同时...[继续阅读]
古代,我国药材产区广大农民在采收、利用野生茯苓资源的同时,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着野生转为家种的探试。由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有关“(茯苓)彼土人乃假斫松作之,形多小,虚赤不佳”的记载可以推断,我国产区农民在1 500多...[继续阅读]
宋末至明初,我国北方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森林资源迭遭破坏,经济发展滞缓,药材生产严重受挫,原以北方为主的茯苓栽培产区相应南迁至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并逐渐形成大规模栽培,生产提供的商品供应全国,成为全国茯苓的主...[继续阅读]
20世纪70年代初,全国茯苓等多种中药材供应极度紧缺,为缓解当时常用中药材供销失衡及“配方难”的现状,中国药材公司在当时“计划经济”的框架内,组织湖北、安徽技术人员,调运茯苓鲜种(新鲜菌核),支援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继续阅读]
茯苓新产区的扩大,缓解了紧缺的药材供应,但传统药材地道性遭受到极大冲击,不同产区的种植方法和加工技术,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药材产量大起大落,商品外观松泡、内在质量不稳等现象日趋明显,严重影响了人民用药安全和对外贸...[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