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麻醉学临床新进展 > 列表
麻醉学临床新进展 共有 114 个词条内容

第一节 麻醉学的发展简史

    一、麻醉学发展史(一)古代麻醉学的发展麻醉原意是指感觉或知觉丧失,其后则指可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或有创操作时不感到疼痛和不适的状态。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外周神经系统的可逆性...[继续阅读]

麻醉学临床新进展

第二节 麻醉科的结构与内涵

    麻醉学属临床医学二级学科。麻醉科是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麻醉科主任在院长领导下工作。凡以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ICU)和疼痛诊疗等为主要工作内容的麻醉科也可更名为麻醉与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的工作任务包括临床医疗、...[继续阅读]

麻醉学临床新进展

第三节 麻醉学的进展

    一、全麻机制蛋白学说的研究进展概况麻醉学的进展不仅是指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出现,还有一个对既往的理论和观点再认识、再提高的问题。“全身麻醉是怎样产生的?”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令我们困惑的谜团。自1845年Morton首次公...[继续阅读]

麻醉学临床新进展

第二章 麻醉用药

    一、麻醉药概述麻醉药包括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肌松药及抗胆碱酯酶药等4类(表2-1)。表2-1麻醉用药的分类分类代表性药物外文名全麻药吸入麻醉药惰性气体类氧化亚氮NitrousOxide卤代烃类氟烷Halothane醚类乙醚Ether甲氧氟烷Metho...[继续阅读]

麻醉学临床新进展

第一节 麻醉前访视与检查

    麻醉医师应在麻醉前1~3d内访视患者,目的在于:①获得有关病史、体检和精神状态的资料;②指导患者熟悉有关的麻醉问题,解决其焦虑心理;③与外科医师和患者之间取得一致的处理意见。具体需做以下6方面常规工作。一、病史复习...[继续阅读]

麻醉学临床新进展

第二节 病情估计分级

    根据麻醉前访视结果,将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联系手术麻醉的安危,进行综合分析,可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和麻醉耐受力做出比较全面的估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于1941年曾将患者的全身体格健康状况进行分级,最初分为...[继续阅读]

麻醉学临床新进展

第三节 麻醉前一般准备

    对麻醉耐受力良好的Ⅰ类1级患者,麻醉前准备的目的在于保证手术安全性,使手术经过更顺利,术后恢复更迅速。对Ⅰ类2级患者,还应调整和维护全身情况及重要生命器官功能,在最大限度上增强患者对麻醉的耐受力。对Ⅱ类患者,除需做...[继续阅读]

麻醉学临床新进展

第四节 麻醉诱导前即刻期的准备

    麻醉诱导前即刻期是指诱导前10~15min的期间,是麻醉全过程中极重要的环节。于此期间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包括复习麻醉方案、手术方案及麻醉器械等的准备情况,应完成的项目见表3-3,对急症或门诊手术患者尤其重要。表3-3麻醉诱...[继续阅读]

麻醉学临床新进展

第五节 麻醉前对手术体位的考虑

    为适应手术需要,常需将患者安置在各种手术体位,见表3-4。改变体位可引起地心引力(重力)对血液和脏器的影响,由此可导致呼吸和循环等生理功能的相应改变。又因改变体位后身体的负重点和支点均发生变化,软组织承受压力和拉力...[继续阅读]

麻醉学临床新进展

第六节 重要器官疾病的麻醉前估计与准备

    麻醉的危险性常因同时并存重要生命器官疾病而明显增高。统计资料指出,手术并发症和死亡,与术前并存心血管、呼吸、血液和内分泌等疾病有密切关系。一、心血管病(一)心血管病患者的麻醉耐受力估计先天性心脏病中的房缺或室...[继续阅读]

麻醉学临床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