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目的原意是像人的眼睛,树木的节类似人眼,因而树节也称目,书之有名类似树的有节目,所以目又引申为篇名或书名。篇名也称细名、小名或小题;书名也称总名、大名或大题。目还有逐一举要的含义,所以也就含...[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目的原意是像人的眼睛,树木的节类似人眼,因而树节也称目,书之有名类似树的有节目,所以目又引申为篇名或书名。篇名也称细名、小名或小题;书名也称总名、大名或大题。目还有逐一举要的含义,所以也就含...[继续阅读]
早期目录有一书目录和群书目录两种。一书目录比群书目录出现得早。然而真正具备完整意义的目录却指群书目录。一书目录是指把一本书的篇名和说明加以编排与汇集后的成品而言。最早的一书目录是《周易·十翼》中的《序卦传...[继续阅读]
群书目录的产生,是在我国图书事业的兴起、发展和图书数量增加的前提下,由于社会的需要而促成的。汉朝经过汉初几十年的恢复、稳定,政权比较稳固,图书事业因汉初和武帝的两次大规模求书活动而兴起和发展,图书数量随之大量增...[继续阅读]
《别录》是综合性群书目录的开创著作,《七略》是比较正规的综合性群书目录,《汉书·艺文志》则是现存最早一部完整的群书目录;但是,它们的撰者——刘向父子和班固并不只局限于登录图书,编制书目,而是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工...[继续阅读]
古典目录学是目录学的一部分,它的时间断限大致是从目录事业兴起的西汉开始,直至近代图书目录学的逐渐兴起。它的主要历程,大体上和中国封建社会相终始。因此,中国封建社会的目录事业、目录工作、目录著作和目录学研究状况...[继续阅读]
据不完全统计,西汉至清,我国古典目录的编制,数量之多几近千部,可惜有相当数量的古典目录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亡佚了。目前能见到的尚有六七百部之多,这样多数量的古典目录由于编纂时代、编者、收录范围、篇帙的不同...[继续阅读]
古典目录书从西汉刘向父子编撰《别录》、《七略》以来,随着图书量的增加和目录事业的发展,历代相继多有纂著,积有一定的数量。这些目录书,究竟如何区分其类别呢?前人为此曾根据不同标准进行不同区分。主要有以下三种:(一...[继续阅读]
官修目录,是由政府主持对国家藏书进行整理后所编制的一种目录。我国从西汉开始,几乎每个朝代都在政府主持下进行规模较大的图书整理工作,这在文献记载上称为“校书”,最后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整理成果就是官修目录。官修目录...[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