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横贯亚洲并联结非洲、欧洲的陆上商路之总称。为以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为内涵的重要交通路线。因其开始主要以丝绸贸易为媒介,故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先提出该名,后被广泛使用。此路在西汉以前即...[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古代横贯亚洲并联结非洲、欧洲的陆上商路之总称。为以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为内涵的重要交通路线。因其开始主要以丝绸贸易为媒介,故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先提出该名,后被广泛使用。此路在西汉以前即...[继续阅读]
意谓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拓了中原通西域的道路。《史记·大宛列传》:“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司马贞《索隐》谓:“西域险厄,本无道路,今凿空而通之也。”空...[继续阅读]
古代商人远行贸易所行经的陆上交通路线。以古代横贯亚洲并联结非洲、欧洲的“丝绸之路”最典型。另在亚洲北部、南部和西部,非洲东部、北部及中部,以及欧洲各地,均有商路广泛分布。商路在促进沿路各国间贸易往来方面,起到...[继续阅读]
秦代关中北通河套平原的道路。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大将蒙恬主持开筑,南起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北至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历时两年半完工,并在云阳甘泉山修建林光宫(汉为甘泉宫)。《汉书·武帝纪...[继续阅读]
又名陈仓道。古代关中与汉中间通道。自陈仓(今陕西宝鸡东)西南行,出大散关,越秦岭,沿故道水(今嘉陵江上源)谷地至今凤县折东南入褒谷,抵汉中。《史记·河渠书》:“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但该道较易行,又有水运之便...[继续阅读]
古代从关中通汉中的道路。《汉书·王莽传》:“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颜师古注:“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当,故谓之子午耳。”西汉元始五年(5),此道通,北口在今长安县南60里的子午谷。《元和郡县图志》...[继续阅读]
古代关中至汉中著名通道。在由褒水与斜(ye)水形成的河谷中。《元和郡县图志》:“斜水与褒水同源而派分。”褒水源于秦岭太白山南麓,南流至褒城南与玉带河汇合后称汉水;斜水源于秦岭太白山北麓,东北流至眉县境入渭河。从眉县...[继续阅读]
褒斜道之斜谷部分。斜水(今石头河)自秦岭北坡经陕西眉县附近流入渭河,斜谷道即在此河谷中。《三国志·诸葛亮传》:“(建兴)六年(228)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建兴)十二年(234)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魏正始年间开斜谷旧道,均即...[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