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风俗史 > 列表
中国风俗史 共有 122 个词条内容

第三节 文字

    《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案结绳之治,盖在燧人氏时。书契之作,实始伏羲。(伏羲画卦即字,如乾(&x2630;)为天字,坤(&x2637;)为地字(《汉书》坤作),坎(&x2635;)为水字(今水尚作)。与巴比仑楔形文...[继续阅读]

中国风俗史

第四节 漆器陶器之使用

    《尚书·禹贡》:厥贡漆丝。《子华子》:尧不以土阶为陋。而有虞氏惕戒于涂髹。髹,漆器也。盖有虞氏作漆,布漆于器,而后世始有漆工焉。陶窯字古止作匋,外从勹,象形;内从缶,指事也。《说文》曰:古者昆吾作匋。其说出于《世本》...[继续阅读]

中国风俗史

第五节 人民之程度

    (甲)民之好恶。《左传》文十八年季文子论莒仆篇: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继续阅读]

中国风俗史

第六节 婚姻

    无同姓异姓之别,如颛顼女女修为伯益之曾祖母,尧二女嫁舜,皆同姓连婚,是也。娶妻甚早,故三十不娶便谓之鳏。如《尚书·尧典》称有鳏在下曰虞舜(舜时年方三十,《舜典》:舜生三十征庸),是也。一夫娶数妇,姊妹嫁于一夫,无嫡庶之分...[继续阅读]

中国风俗史

第七节 丧葬

    父母之丧三年。舜崩,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孟子》),是也。有棺椁。《礼·檀弓》言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椁,是也。有坟墓。《黄帝内传》:帝斩蚩尤,因置坟墓。《汉书·地理志》:济阴成阳有尧冢。(《皇览》又《帝王世纪》...[继续阅读]

中国风俗史

第八节 祭祀

    黄帝作合宫以祀上帝,接万灵,立天神地祇。物类之官,各司其序,使民神异业。自少皞氏之衰,九黎乱德,民神杂糅,家为巫史(黎,苗也。苗俗信鬼,至今犹然),神权迷信,牢不可破。至颛顼时,有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北正黎司地以属民,民间乃复...[继续阅读]

中国风俗史

第九节 养老

    养老之礼,始于虞舜,名曰燕礼,夏曰飨礼,殷曰食礼。《记》称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殷人贵富而尚齿,是也。其原因为怜困难之老人,及恤有功勋于国家者而设。以化万民于慈顺,导万民于孝弟。其养之之地,有虞氏养国老...[继续阅读]

中国风俗史

第十节 谚语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孟子》:晏子对景公引夏谚。)此非夏人之谚乎。以王者之游为乐,以王者之不游为虑,可想其时下情上达,上德下宣之景象。而君主既出而与民相见,民亦决无惊犯乘舆之事也。后世君主,深宫高...[继续阅读]

中国风俗史

第一节 概论

    周之始祖后稷,为中国研究农学之鼻祖。其裔孙太王居豳,虽陶复陶穴,不脱戎狄之俗。然能复修旧业,注重农务,观《诗·豳风》所咏,可以知矣。故周公常以此示成王,使知稼穑之艰难。而周代人民之职业,大抵以农为本位。太王之迁岐也...[继续阅读]

中国风俗史

第二节 饮食

    常食用谷类、蔬菜等物,多烝而食,蔬菜多用羹,又食肉之风亦盛行,鱼鸟牛豚羊称五鼎之食,当时人民最嗜好焉。又马鹿熊狼之类,亦多捕而食之。其制作配合之法,观《礼·内则》一篇,可得大概矣。饮物有酒醴浆湆等,酒系夏后时仪狄之发...[继续阅读]

中国风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