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淮安简史 > 列表
淮安简史 共有 167 个词条内容

一、民国初年山阳县建置区划

    晚清实行乡坊区划制。山阳县县境西至清河圆通庵界二十七里,又西至清河县治三里; 西南至盱眙周桥界百二十里,又西南至盱眙县治六十里; 南至宝应黄浦闸界六十里,又南至宝应县治二十里; 东南至盐城金吾庄界八十里,又东南至盐城...[继续阅读]

淮安简史

二、淮安县所辖市乡和十二行政区

    1914年,民国政府实行地方自治,废除清代的乡坊区划制,建立市乡制。淮安县设23个乡、市: 城厢市、利淮乡、板闸乡、丰寿乡、广孟乡、车桥乡、射阳乡、红叶乡、久安市、泾溪乡、古塔市、庆成乡、世安乡、大同市、柘塘乡、通和市...[继续阅读]

淮安简史

三、民国初期淮安县行政长官及其任期

    县级行政长官在民国元年称 “民政长” ,1913年起改称“县知事” ,北伐战争期间改称 “县长” ,此后不变。民国初期,淮安县行政长官及其任期如下:卢震鏊,号雪樵,江西人,由荫生补通判。1912年、1913年两任山阳民政长。是为民国山阳...[继续阅读]

淮安简史

一、日寇侵占淮安

    1. 淮城沦陷后的敌伪政权1939年3月初,日寇进逼两淮,淮安城与涟水城同日沦陷,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韩德勤部败走东南乡。从此,淮安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日军占领淮城后,首先建立以汉奸沙贵章为首的“维持会” 。不久,建立伪县...[继续阅读]

淮安简史

二、抗日民主政权

    1940年10月,中共盐阜地委、盐阜办事处委任赵心权为淮安县县长,周晓春为秘书,并布置了抗日民主政府的筹建工作。经过一番准备,同月于顺河大吉庄召开大会,宣布淮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赵心权(1899—1968),原名赵秉衡,曾用名刘广业...[继续阅读]

淮安简史

三、淮安城解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根据苏北军区和盐阜军分区的受降命令,淮安县委和县政府建立了城市工作委员会、后勤总队和淮城军政办事处,在主力部队的支援下,积极进行解放淮城和接管淮城的准备工作。由于守敌拒绝投降...[继续阅读]

淮安简史

一、国民党淮安县政府及其辖区演变

    1946年9月,新四军主动撤出淮安。9月21日,国民党军队占领淮城,并占领石塘、车桥、凤谷村、苏嘴等地,将全县分割成南北两片。逃亡在扬州的国民党淮安县县长牛作善、县党部特派员李寿考又卷土重来。他们组成了 “还乡团” ,重新...[继续阅读]

淮安简史

二、国民党溃逃与淮安重获解放

    1948年12月9日,国民党驻淮部队慑服淮海战役的强大攻势,弃城溃逃。古城淮安经过2年零2个月的磨难后,又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淮安运河沿线之蒋占区、游击区的45个乡244个村,约占全县面积四分之一的地区,147000余人口亦告解放。这次...[继续阅读]

淮安简史

三、民国末期淮安县各区行政概况

    根据1949年8月、10月两次调查统计,淮安全县共有11个区、194个乡镇,总人口581168人,土地总面积1320643亩。1. 淮城区1949年8月,经苏北盐城行政区专员公署批准,淮城城区原20镇并为15镇。淮城区辖15镇、77街、6村,有15538户,68235人,19867亩土地。...[继续阅读]

淮安简史

一、民国军事概述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四方。全国各省相继宣告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革命志士周实返回淮安,进行光复淮安的革命活动。他回淮安以后,同阮式一起成立学生巡逻部,持械巡行,维持秩序。当清河县宣布光复...[继续阅读]

淮安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