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刘安】 诗词 > 正文

淮南子 · 说山训
汉 - 刘安

魄问于魂曰:“道何以为体?”曰:“以无有为体。”魄曰:“无有有形乎?
”魂曰:“无有。”“何得而闻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视之无形,听
展开全文
之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魄曰:“吾闻得之矣。乃内
视而自反也。”魂曰:“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见,名不可得而扬。今汝已有形
名矣,何道之所能乎!”魄曰:“言者,独何为者?”“吾将反吾宗矣。”魄反
顾,魂忽然不见,反而自存,亦以沦于无形矣。
人不小学,不大迷;不小慧,不大愚。人莫鉴于沫雨,而鉴于澄水者,以其
休止不荡也。詹公之钓,千岁之鲤不能避;曾子攀柩车,引楯者为之止也;老母
行歌而动申喜,精之至也;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介子
歌龙蛇,而文君垂泣。故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岸不枯。螾无筋骨之强,
爪牙之利,上食晞堁,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清之为明,杯水见眸子;浊之为
暗,河水不见太山。视日者眩,听雷者聋;人无为则治,有为则伤。无为而治者,
载无也;为者,不能有也;不能无为者,不能有为也。人无言而神,有言则伤。
无言而神者载无,有言则伤其神。之神者,鼻之所以息,耳之所以听,终以其无
用者为用矣。
物莫不因其所有,而用其所无。以为不信,视籁与竽。念虑者不得卧,止念
虑,则有为其所止矣,两者俱忘,则至德纯矣。圣人终身言治,所用者非其言也,
用所以言也。歌者有诗,然使人善之者,非其诗也。鹦鹉能言,而不可使长。是
何则?得其所言,而不得其所以言。故循迹者,非能生迹者也。神蛇能断而复续,
而不能使人勿断也;神龟能见梦元王,而不能自出渔者之笼。四方皆道之门户牖
向也,在所从窥之。故钓可以教骑,骑可以教御,御可以教刺舟。越人学远射,
参天而发,适在五步之内,不易仪也。世已变矣,而守其故,譬犹越人之射也。
月望,日夺其光,阴不可以乘阳也。日出星不见,不能与之争光也。故末不可以
强本,指不可以大于臂。下轻上重,其覆必易。一渊不两鲛。水定则清正,动则
失平。故惟不动,则所以无不动也。
江河所以能长百谷者,能下之也。夫惟能下之,是以能上之。天下莫相憎于
胶漆,而莫相爱于冰炭。胶漆相贼,冰炭相息也。墙之坏,愈其立也;冰之泮,
愈其凝也,以其反宗。泰山之容,巍巍然高,去之千里,不见埵堁,远之故
也。秋豪之末,沦于不测。是故小不可以为内者,大不可以为外矣。兰生幽谷,
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夫
玉润泽而有光,其声舒扬,涣乎其有似也。无内无外,不匿瑕秽,近之而濡,望
之而隧。夫照镜见眸子,微察秋豪,明照晦冥。故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出于山
渊之精,君子服之,顺祥以安宁,侯王宝之,为天下正。陈成子恒之劫子渊捷也,
子罕之辞其所不欲,而得其所欲,孔子之见黏蝉者,白公胜之倒杖策也,卫姬之
请罪于桓公,子见子夏曰:“何肥也?”魏文侯见之反被裘而负刍也,说之为
宋王解闭结也,此皆微眇可以观论者。
人有嫁其子而教之曰:“尔行矣。慎无为善。”曰:“不为善,将为不善邪?
”应之曰:“善且由弗为,况不善乎?”此全其天器者。拘囹圄者,以日为修;
当死市者,以日为短。日之修短有度也,有所在而短,有所在而修也,则中不平
也。故以不平为平者,其平不平也。嫁女于病消者,夫死则后难复处也。故沮舍
之下,不可以坐;倚墙之傍,不可以立。执狱牢者无病,罪当死者肥泽,刑者多
寿,心无累也。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
患也。夫至巧不用剑,善闭者不用关楗,淳于髡之告失火者,此其类。以清入浊,
必困辱;以浊入清,必覆倾。君子之于善也,犹采薪者见一芥掇之,见青葱则拔
之。天二气则成虹,地二气则泄藏,人二气则成病。阴阳不能且冬且夏,月不知
昼,日不知夜。善射者发不失的,善于射矣,而不善所射;善钓者无所失,善于
钓矣,而不善所钓。故有所善,则不善矣。
钟之与磬也,近之则钟音充,远之则磬音章,物固有近不若远,远不若近者。
今曰稻生于水,而不能生于湍濑之流;紫芝生于山,而不能生于盘石之上;慈石
能引铁,及其于铜,则不行也。水广者鱼大,山高者木修。广其地而薄其德,璧
犹陶人为器也,揲挻其土而不益厚,破乃愈疾。圣人不先风吹,不先雷毁,不
得已而动,故无累。月盛衰于上,则蠃蠬应于下,同气相动,不可以为远。执
弹而招鸟,挥棁而呼狗,欲致之,顾反走。故鱼不可以无饵钓也,兽不可以虚气
召也。剥牛皮,鞟以为鼓,正三军之众,然为牛计者,不若服于厄也。狐白
之裘,天子被之而坐庙堂,然为狐计者,不若走于泽。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
也;断指而免头,则莫不利为也。故人之情,于利之中则争取大焉,于害之中则
争取小焉。将军不敢骑白马,亡者不敢夜揭炬,保者不敢畜噬狗。鸡知将旦,鹤
知夜半,而不免于鼎俎。山有猛兽,林木为之不斩,园有螫虫,藜藿为之不采。
为儒而踞里闾,为墨而朝吹竽,欲灭迹而走雪中,拯溺者而欲无濡,是非所行而
行所非。今夫暗饮者,非尝不遗饮也,使之自以平,则虽愚无失矣。是故不同于
和,而可以成事者,天下无之矣。
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求丑则不得丑,求不丑则有丑矣;不求美又
不求丑,则无美无丑矣。是谓玄同。申徒狄负石自沉于渊,而溺者不可以为抗;
弦高诞而存郑,诞者不可以为常。事有一应,而不可循行。人有多言者,犹百舌
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也。六畜生多耳目者不详,谶书著之。百人抗浮,
不若一人挈而趋。物固有众而不若少者,引车者二六而后之。事固有相待而成者,
两人俱溺,不能相拯,一人处陆则可矣。故同不可相治,必待异而后成。
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上有丛蓍,下有伏龟,圣人从外知内,以
见知隐也。喜武非侠也,喜文非儒也,好方非医也,好马非驺也,知音非瞽也,
知味非庖也。此有一概而未得主名也。被甲者非为十步之内也,百步之外,则争
深浅,深则达五藏,浅则至肤而止矣。死生相去,不可为道里。楚王亡其猿,而
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故泽失火而林忧。上求材,臣残木;
上求鱼,臣乾谷;上求楫,而下致船;上言若丝,下言若纶。上有一善,下有二
誉;上有三衰,下有九杀。大夫种知所以强越,而不知所以存身;苌弘知周之所
存,而不知身所以亡。知远而不知近。
畏马之辟也,不敢骑;惧车之覆也,不敢乘;是以虚祸距公利也。不孝弟者,
或詈父母。生子者,所不能任其必孝也,然犹养而长之。范氏之败,有窃其钟负
而走者,鎗然有声,惧人闻之,遽掩其耳。憎人闻之,可也;自掩其耳,悖矣。
升之不能大于石也,升在石之中;夜不能修其岁也,夜在岁之中;仁义之不能大
于道德也,仁义在道德之包。先针而后缕,可以成帷;先缕而后针,不可以成衣。
针成幕,<艹累>成城。事之成败,必由小生。言有渐也。染者先青而后黑则可,
先黑而后青则不可;工人下漆而上丹则可,下丹而上漆则不可。万事由此,所先
后上下,不可不审。水浊而鱼噞,形劳而神乱。故国有贤君,折冲万里。因媒
而嫁,而不因媒而成;因人而交,不因人而亲。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
趋不同,对门不通。海水虽大,不受胔芥,日月不应非其气,君子不容非其类也。
人不爱倕之手,而爱己之指,不爱江、汉之珠,而爱己之钩。以束薪为鬼,以
火烟为气。以束薪为鬼,朅而走;以火烟为气,杀豚烹狗。先事如此,不如其后。
巧者善度,知其善豫。羿死桃部,不给射;庆忌死剑锋,不给搏。灭非者户告之
曰:“我实不与我谀乱。”谤乃愈起。止言以言,止事以事,譬犹扬堁而弭尘,
抱薪而救火。流言雪污,譬犹以涅拭素也。
矢之于十步贯兕甲,于三百步不能入鲁缟。骐骥一日千里,其出致释驾而僵。
大家攻小家则为暴,大国并小国则为贤,小马非大马之类也,小知非大知之类也。
被羊裘而赁,固其事也;貂裘而负笼,其可怪也。以洁白为污辱,譬犹沐浴而抒
溷,薰燧而负彘。治疽不择善恶丑肉而并割之,农夫不察苗莠而并耘之,岂不虚
哉!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
与。杀戎马而求狐狸,援雨鳖而失灵龟,断右臂而争一毛,折镆邪而争锥刀,用
智如此,岂足高乎!
宁百刺以针,无一刺以刀;宁一引重,无久持轻;宁一月饥,无一旬饿。万
人之蹪,愈于一人之隧。有誉人之力俭者,舂至旦,不中员呈,犹谪之。察之,
乃其母也。故小人之誉人,反为损。东家母死,其子哭之不哀,西家子见之,归
谓其母曰:“社何爱速死,吾必悲哭社!”夫欲其母之死者,虽死亦不能悲哭矣。
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矣。见窾木浮而知为舟,见飞蓬转而知为车,见鸟迹
而知著书,以类取之。以非义为义,以非礼为礼,譬犹倮走而追狂人,盗财而予
乞者,窃简而写法律,蹲踞而诵《诗》、《书》。割而舍之,镆邪不断肉;执而
不释,马牦截玉。圣人无止,无以岁贤昔,日愈昨也。
马之似鹿者千金,天下无千金之鹿。玉待礛诸而成器,有千金之璧,而无
锱锤之礛诸。受光于隙,照一隅;受光于牖,照北壁;受光于户,照室中无遗
物;况受光于宇宙乎!天下莫不藉明于其前矣。由此观之,所受者小,则所见者
浅;所受者大,则所照者博。江出岷山,河出昆仑,济出王屋,颍出少室,汉出
嶓冢,分流舛驰,注于东海,所行则异,所归则一。通于学者若车轴,转毂之中,
不运于己,与之致千里,终而复始,转无穷之源。不通于学者若迷惑,告之以东
西南北,所居聆聆,背而不得,不知凡要。
寒不能生寒,热不能生热;不寒不热,能生寒热。故有形出于无形,未有天
地能生天地者也,至深微广大矣!雨之集无能沾,待其止而能有濡;矢之发无能
贯,待其止而能有穿。唯止能止众止。因高而为台,就下而为池,各就其势,不
敢更为。圣人用物,若用朱丝约刍狗,若为土龙以求雨。刍狗待之而求福,土龙
待之而得食。鲁人身善制冠,妻善织履,往徙于越而大困穷,以其所修而游不用
之乡。譬若树荷山上,而畜火井中。操钓上山,揭斧入渊,欲得所求,难也。方
车而庶越,乘桴而入胡,欲无穷,不可得也。楚王有白蝯,王自射之,则搏
矢而熙;使养由基射之,始调弓矫矢,未发而蝯拥柱号矣,有先中中者也。
呙氏之璧,夏后之璜,揖让而进之,以合欢;夜以投人,则为怨,时与不时。
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人有昆弟相
分者,无量,而众称义焉。夫惟无量,故不可得而量也。登高使人欲望,临深使
人欲窥,处使然也。射者使人端,钓者使人恭,事使然也。曰:“杀疲牛可以赎
良马之死,莫之为也。杀牛,必亡之数,以必亡赎不必死,未能行之者矣。季孙
氏劫公家,孔子说之。先顺其所为,而后与之入政。曰:“举枉与直,如何而不
得?举直与枉,勿与遂往。”此所谓同污而异途者。
众曲不容直,众枉不容正,故人众则食狼,狼众则食人。欲为邪者,必相明
正;欲为曲者,必相达直。公道不立,私欲得容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此以
善托其丑。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夫游没者不求沐浴,
已自足其中矣。故食草之兽,不疾易薮;水居之虫,不疾易水。行小变而不失常。
信有非礼而失礼。尾生死其梁柱之下,此信之非也;孔氏不丧出母,此礼之失者。
曾子立孝,不过胜母之闾;墨子非乐,不入朝歌之邑;曾子立廉,不饮盗泉;所
谓养志者也。纣为象箸而箕子希,鲁以偶人葬而孔子叹。故圣人见霜而知冰。
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
矣。今被甲者,以备矢之至,若使人必知所集,则悬一扎而已矣。事或不可前规,
物或不可虑,卒然不戒而至,故圣人畜道以待时。髡屯犁牛,既扌科以牜修,决
鼻而羁,生子而牺,尸祝斋戒以沉诸河,河伯岂羞其所从出,辞而不享哉!得万
人之兵,不如闻一言之当;得隋侯之珠,不若得事之所由;得呙氏之璧,不若得
事之所适。撰良马者,非以逐狐狸,将以射麋鹿;砥利剑者,非以斩缟衣,将以
断兕犀。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乡者其人。见弹而求号炙,见卵而求晨夜,
见■而求成布,虽其理哉,亦不病暮。象解其牙,不憎人之利之也。死而弃其招
箦,不怨人取之。人能以所不利利人则可。狂者东走,逐者亦东走,东走则同,
所以东走则异。溺者入水,拯者亦入水,入水则同,所以入水者则异。故圣人同
死生,愚人亦同死生。圣人之同死生,通于分理;愚人之同死生,不知利害所在。
徐偃王以仁义亡国,国亡者非必仁义;比干以忠靡其体,被诛者非必忠也。
故寒颤,惧者亦颤,此同名而异实。明月之珠,出于蠬蜄;周之简圭,
生于垢石;大蔡神龟,出于沟壑。万乘之主,冠锱锤之冠,履百金之车。牛皮为
贱,正三军之众。欲学歌讴者,必先徵羽乐风;欲美和者,必先始于《阳阿》、
《采菱》。此皆学其所不学,而欲至其所欲学者。耀蝉者务在明其火,钓鱼者务
在芳其饵。明其火者,所以耀而致之也;芳其饵者,所以诱而利之也。欲致鱼者
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好弋者先具缴与矰,好鱼
者先具罟与罛,未有无其具而得其利。
遗人马而解其羁,遗人车而税其羲,所爱者少,而所亡者多。故里人谚曰:
“烹牛而不盐,败所为也。”桀有得事,尧有遗道,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丑。
故亡国之法,有可随者;治国之俗,有可非者。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廉者
弗释;弊箄甑瓾,在袇茵之上,虽贪者不搏。美之所在,虽污辱,世
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春贷秋赋,民皆欣;春赋秋贷,众皆怨。
得失同,喜怒为别,其时异也。
为鱼德者,非挈而入渊;为蝯赐者,非负而缘木。纵之其所而已。貂裘而
杂,不若狐裘而粹,故人莫恶于无常行。有相马而失马者,然良马犹在相之中。
今人放烧,或操火往益之,或接水往救之,两者皆未有功,而怨德相去亦远矣。
郢人有买屋栋者,求大三围之木,而人予车毂,跪而度之,巨虽可,而修不足。
遽伯玉以德化,公孙鞅以刑罪,所极一也。病者寝席,医之用针石,巫之用糈藉,
所以救钧也。狸头愈鼠,鸡头已瘘,虻散积血,斫木愈龋,此类之推者也。膏之
杀鳖,鹊矢中猬,烂灰生蝇,漆见蟹而不干,此类之不推者也。推与不推,若非
而是,若是而非,孰能通其微!
天下无粹白狐,而有粹白之裘;掇之众白也。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必食
其庶数十而后足。刀便剃毛,至伐大木,非斧不克。物固有以克适成不逮者。
视方寸于牛,不知其大于羊;总视其体,乃知其大相去之远。孕妇见兔而子缺唇,
见麋而子四目。小马大目,不可谓大马;大马之目眇,可谓之眇马。物固有似然
而似不然者。故决指而身死,或断臂而顾活。类不可必推。厉利剑者必以柔砥,
击钟磬者必以濡木,毂强必以弱辐,两坚不能相和,两强不能引服。故梧桐断角,
马牦截玉,媒但者,非学谩也,但成而生不信;立慬者,非学斗争也,慬立
而生不让。故君子不入狱,为其伤恩也;不入市,为其侳廉也。积不可不慎者
也。
走不以手,缚手,走不能疾;飞不以尾,屈尾,飞不能远。物之用者,必待
不用者。故使之见者,乃不见者也;使鼓鸣者,乃不鸣者也。尝一脔肉,知一镬
之味;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
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户;一人相随,可以通天
下。足蹍地而为迹,暴行而为影,此易而难。庄王诛里史,孙叔敖制冠浣衣,
文公弃荏席,后霉黑,咎犯辞归,故桑叶落而长年悲也。鼎错日用而不足贵,周
鼎不爨而不可贱。物固有以不用而为有用者。地平则水不流,重钧则衡不倾,物
之尤必有所感,物固有以不用为大用者。
先倮而浴则可,以浴而倮则不可;先祭而后飨则可,先飨而后祭则不可。物
之先后,各有所宜也。祭之日而言狗生,取妇夕而言衰麻,置酒之日而言上冢,
渡江河而言阳侯之波。或曰知其且赦也,而多杀人;或曰知其且赦也,而多活人;
其望赦同,所利害异。故或吹火而然,或吹火而灭,所以吹者异也。烹牛以飨其
里,而骂其东家母,德不报而身见殆。文王污膺,鲍申伛背,以成楚国之治。裨
谌出郭而知,以成子产之事。朱儒问径天高于修人,修人曰:“不知。”曰:“
子虽不知,犹近之于我。”故凡问事,必于近者。寇难至,躃者告盲者,盲者
负而走,两人皆活,得其所能也。故使盲者语,使躃者走,失其所也。郢人有
鬻其母,为请于买者曰:“此母老矣。幸善食之而勿苦。”此行大不义而欲为小
义者。介虫之动以固,贞虫之动以毒螫,熊罴之动以攫搏,兕牛之动以牴触,物
莫措其所修,而用其所短也。治国者若鎒田,去害苗者而已。今沐者堕发,而
犹为之不止,以所去者少,所利者多。砥石不利,而可以利金;擏不正,而可
以正弓。物固有不正而可以正,不利而可以利。力贵齐,知贵捷。得之同,速为
上,胜之同,迟为下。所以贵镆邪者,以其应物而断割也。几刂靡勿释,牛车绝
辚。为孔子之穷于陈、蔡而废六艺,则惑;为医之不能自治其病,病而不就药,
则勃矣。
收起
释文或赏析 >>
更多诗词内容,请进入学习中心 >>

刘安

即淮南王。西汉宗室。高祖孙,淮南王刘长子。文帝十六年袭父爵为淮南王。善为文辞,才思敏捷。吴楚七国反,曾谋响应,因国相反对而未遂。武帝即位,安暗整武备。元狩元年事败,举兵未成,旋自杀。宾客、大臣牵连被诛数千人。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作《鸿烈》,后称《淮南鸿烈》,亦称《淮南子》,《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