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 片 > 古代农业科技 > 列表
古代农业科技 共有 256 个词条内容

    石刀是最古老的农具。早在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生活中,人们就用它来收割野生谷物。原始农业产生以后,它就最先得到发展。最早的石刀是一块小石片,以后演变成各种形式,有的还钻孔穿绳,便于套在手指上割取谷穗。除了石刀外,人们...[继续阅读]

古代农业科技

    石镰是从石刀发展而来的。由于刃部加工成锯齿状,大大增强了收割功能,提高了工效,对后代的收割工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镰,制作精美,形式多样,使人惊叹!可见我国的石镰至少已有八千年以上的历史。...[继续阅读]

古代农业科技

磨盘

    谷物必须加工脱壳才便于食用。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懂得将采集来的谷穗放在平坦的石头上,再用石块来回搓动以取得米粒,这就是最早的磨盘和磨棒。在山西沁水下川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一万七千年前的石磨盘,可见它的历史非常...[继续阅读]

古代农业科技

杵臼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对谷物的加工更加注意;脱壳之后,还要用杵臼舂捣,去掉糠麸,取得净米。同时也可用杵臼加工谷物制成各种食品。最早的杵臼是在地上挖个圆坑用木棒槌捣,即《易经·系辞》上所说的:“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继续阅读]

古代农业科技

黍稷

    黍稷黍、稷是同类作物。黍具有粘性,不粘的就是稷,现在叫糜子①。在辽宁、青海、甘肃、山西、河北、山东、黑尤江等省都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黍稷谷粒。其中以辽宁沈阳新乐出土的黍粒时代最早,距今七千年左右。黍稷生长期较...[继续阅读]

古代农业科技

    粟(脱壳后称为小米)是从野生的狗尾草驯化而来的。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的窖穴中发现大量的粟粒灰末(出土时凭肉眼尚能看清一些粟粒的形状),其时代距今八千年左右。在河南新郑沙窝李也发现属于裴李岗文化的粟粒(出土后也成为...[继续阅读]

古代农业科技

    水稻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我国南方属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合于水稻栽培。这一带的沼泽、平原及山地在古代生长着很多野生稻,原始人就采集它作为食物,以后就逐渐驯化成栽培稻。目前在全国70多处的...[继续阅读]

古代农业科技

    小麦在我国的栽培历史较晚,至今只在新疆孔雀河下游地区出土了四千年前的小麦。而在今天盛产小麦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还未发现过新石器时代的小麦遗迹。但是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麦”字,在新疆巴里坤和青海都兰诺木洪遗址以及...[继续阅读]

古代农业科技

    新石器时代已经种植大麻,用它的表皮作为衣着原料。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出土过麻布;河南仰韶文化陶器上也发现麻布印纹。古代也把麻籽作为粮食,因此麻籽也就成为“五谷”之一,直到汉代仍如此。甘肃东乡林西出土的麻籽(图2-...[继续阅读]

古代农业科技

二 瓜果蔬菜

    在原始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除栽培粮食作物外,也已经种植蔬菜瓜果了。陕西西安半坡和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都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的菜籽。半坡出土的菜籽是装在陶罐里,经鉴定是芥菜或者是白菜籽,足证当时确已人工...[继续阅读]

古代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