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金匮要略 > 列表
金匮要略 共有 673 个词条内容

問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

    〔原文〕問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氣入臓即死,入腑即愈,此為卒厥(1)。何謂也?師曰:唇口青,身冷,為入臓,即死;如身和,汗自出,為入腑,即愈。〔词解〕(1)卒厥:卒(cù,音促)。卒厥,猝然昏倒的一种病证。〔释义...[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問曰:脉脱(1),入臓即死,入腑即愈,何謂也?師曰: 非為一病,百病皆然。

    〔原文〕問曰:脉脱(1),入臓即死,入腑即愈,何謂也?師曰:非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2),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裏者即死。〔词解〕(1)脉脱:指脉乍伏不见,是邪阻血脉,影响脉气通畅的缘故...[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問曰: 陽病(1)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項、腰、脊、臂、脚掣痛。

    〔原文〕問曰:陽病(1)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項、腰、脊、臂、脚掣痛。陰病(2)十八何謂也?師曰:咳,上氣,喘,噦,咽(3),腸鳴脹滿,心痛拘急。五臓病各十八,合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4),微有十八病,合為一百八病,五勞(5)、七傷(6)、六極(7...[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問曰:病有急當救(1)裏救表者,何謂也?

    〔原文〕問曰:病有急當救(1)裏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下之,績得下利清榖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裏;后身體疼痛,清便自調(2)者,急當救表也。〔词解〕(1)救:紧急的治疗措施。(2)清便自调:指大小便正常。〔释义〕病本在表,医以误下...[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夫病痼疾(1),加以卒病(2),當先治其卒病,後乃治其痼疾也。

    〔原文〕夫病痼疾(1),加以卒病(2),當先治其卒病,後乃治其痼疾也。〔词解〕(1)痼疾:痼(gù,音固)。痼疾,指难治的久病。(2)卒病:此指新病。〔释义〕素患痼疾,又加新病。痼疾不易速愈,还要防新病之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治疗时一般先治...[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師曰: 五臓病各有所得(1)者愈,五臓病各有所惡(2),各隨其所不喜者為病。

    〔原文〕師曰:五臓病各有所得(1)者愈,五臓病各有所惡(2),各隨其所不喜者為病。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必發熱也。〔词解〕(1)得:指五脏病变各有适于病情的气味(包括饮食和药物)。(2)恶:恶(wù,音悟)。指所厌恶的某种气味。〔释...[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夫諸病在臓(1),欲攻之(2),當随其所得(3)而攻之;

    〔原文〕夫諸病在臓(1),欲攻之(2),當随其所得(3)而攻之;如渴者,與猪苓湯,餘皆仿此。〔词解〕(1)在脏:此泛指在里的内脏疾患。(2)攻之:非尽指攻泻的治法,泛指祛邪治病的方法。(3)所得:可理解为病邪的依据。〔释义〕要祛除深入内脏...[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全篇小结

    本篇在《内经》、《难经》基本思想指导下,从释“治未病”的意义开始,到论已病的治则结束,在预防、病因病理、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都作了原则性的阐发,体现了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对全书有提纲挈领的意义。兹将全篇要点...[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太陽病(1),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2)

    〔原文〕太陽病(1),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2)。〔词解〕(1)太阳病:其含义与《伤寒论》中所述的“太阳病”意义相同,包括脉浮、头项强痛、发热、恶寒等证。(2)刚痉:痉,亦有写作“痓”者。《辞海》释为“僵急也……风强病也...[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痙(1)

    〔原文〕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痙(1)。〔词解〕(1)柔痉:一般症状和刚痉相似,但以发热、汗出、不恶寒之表虚证为其特征。〔释义〕太阳为风邪所伤,邪客肌表。风为阳邪,性主疏泄,使人体肌腠疏松,卫气不固,故见发热汗出...[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