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金匮要略 > 列表
金匮要略 共有 673 个词条内容

太陽病,發熱,脉沉而細者,名曰痙,為難治(1)

    〔原文〕太陽病,發熱,脉沉而細者,名曰痙,為難治(1)。〔词解〕(1)难治:指对该病的治疗比较困难。〔释义〕“太阳病”的含义仍如前二条,是指痉病的发生,系由外邪伤于肌表。正邪交争故见发热。文中虽未提出,但必定有项背强急、口...[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原文〕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释义〕“太阳病”是指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表证,即《伤寒论》所说的“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其治疗方法应为发汗解表,但不可太过。因汗为津液所化,若过汗则津液受伤,使筋脉...[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夫風病(1),下之則痙,復發汗,必拘急(2)

    〔原文〕夫風病(1),下之則痙,復發汗,必拘急(2)。〔词解〕(1)风病:指外感风邪而成的病患。(2)拘急:指四肢筋脉拘挛强急。〔释义〕所谓风病,指外感风邪而成的病患。即《伤寒论》中的“中风”之证,属于太阳病之列。其病位在肌表...[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瘡家(1),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原文〕瘡家(1),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词解〕(1)疮家:指素患疮疡,流脓失血,津液亏损之人。亦有谓“疮”与“创”同,指被刀剑所伤,失血过多之人。〔释义〕所谓疮家,是指素患疮疡,流脓失血,津液亏损之人,或指为刀剑所...[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强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摇,卒口噤(1),背反張(2)者,痙病也。

    〔原文〕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强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摇,卒口噤(1),背反張(2)者,痙病也。若發其汗者,寒濕相得,其表益虚,即惡寒甚;發其汗已,其脉如蛇。〔词解〕(1)卒口噤:指突然出现牙关紧急之症。(2)背反张:指角弓反张。...[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暴腹脹大者,為欲解。

    〔原文〕暴腹脹大者,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痙。〔释义〕在痉病的过程中,如果突然出现腹部胀大,则说明病邪有外出的可能,可以预测病邪消退,正气渐复,是向愈之兆。但脉亦必转为柔和之象,如果脉象不见好转,仍然紧而弦或更加...[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夫痙脉,按之緊如弦(1),直上下行(2)

    〔原文〕夫痙脉,按之緊如弦(1),直上下行(2)。〔词解〕(1)紧如弦:如,音义同而。即脉象紧而弦。(2)直上下行:上,指脉的寸部;下,指脉的尺部。全句谓脉从寸到尺部都是劲急紧直之象。〔释义〕痉之为病,乃因外感风寒之邪侵袭肌表,使筋...[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痙病有灸瘡(1),難治。

    〔原文〕痙病有灸瘡(1),難治。〔词解〕(1)灸疮:指经火灸发生的疮。〔释义〕痉病本为外感风寒之后邪化燥伤阴,筋脉失于濡养,而灸疮之病则因火气重伤津液,且脓液久渍,津血亏损。二者共见一人之身,势必造成血枯津伤,痉病之势自当...[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太陽病,其證備(1),身體强几几然(2),脉反沉遲,此為痙,栝樓桂枝湯主之。

    〔原文〕太陽病,其證備(1),身體强几几然(2),脉反沉遲,此為痙,栝樓桂枝湯主之。栝樓桂枝湯方栝樓根二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頃,啜熱粥發之。〔词解...[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1),氣上冲胸,口噤不得語(2),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原文〕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1),氣上冲胸,口噤不得語(2),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葛根湯方葛根四兩麻黄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继续阅读]

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