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伤寒杂病论思辨 > 列表
伤寒杂病论思辨 共有 270 个词条内容

十、论阳厥证机

    【仲景原文】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 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第一10)【学用思维点拨】①在临床中的确存在“厥阳独行”的症状表现,即病人仅仅有发热症状表现,而没有其他明显不适症状。②指出“厥阳独行”的病变证...[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思辨

十一、论卒厥在脏在腑的预后

    【仲景原文】 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 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愈。(第一11)【学用思维点拨】①审脉在特定情况下,常常能辨清病变证...[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思辨

十二、论脉脱在脏在腑以别预后及火毒热证的转归

    【仲景原文】 问曰: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何谓也? 师曰: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第一12)【学用思维点拨】①辨脉脱有在脏与在腑之不同:脉...[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思辨

十三、论经络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的基本法则

    【仲景原文】 问曰:阳病十八,何谓也? 师曰:头痛、项、腰、脊、臂、脚掣痛。阴病十八,何谓也? 师曰:咳、上气、喘、哕、咽、肠鸣、胀满、心痛、拘急。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为一百八病,五劳、七...[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思辨

十四、论表里兼证先治里大法

    【仲景原文】 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 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第一14)【学用思维点拨】 详见太阳病辨证 91条。...[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思辨

十五、论新病旧病先后治疗大法

    【仲景原文】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第一15)【学用思维点拨】①辨治相兼病证有先后之分,尤其是辨相兼病证一定要辨其主要矛盾方面。②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即在通常情况下是先治新发病,后治...[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思辨

十六、论脏腑病证的基本治疗法则

    【仲景原文】 师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第一16)【学用思维点拨】①五脏六腑各有其生理特性,其病理变化各有其演变特点,治疗五脏六腑病证,最好根据脏腑...[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思辨

十七、论脏腑病证的治疗大法

    【仲景原文】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第一17)【学用思维点拨】①辨治脏腑病证必须根据脏腑生理特性,以及病证表现特点而决定相应治疗方法与措施,因病势治疗是辨证论治中的重要组成...[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思辨

一、论太阳病基本脉证

    【仲景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学用思维点拨】①张仲景论“太阳之为病”的目的是强调辨太阳病的基本思路与方法。②辨识“头项强痛而恶寒”的目的是重点突出辨治疾病从症状表现入手。③张仲景以辨太...[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思辨

二、论辨阴证阳证之大法

    【仲景原文】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7)【学用思维点拨】①病“发于阳”与“发于阴”的基本表现特征。辨证首先应当辨清病变属性,是阳证还是阴...[继续阅读]

伤寒杂病论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