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针灸处方 > 列表
针灸处方 共有 283 个词条内容

三阴交通经方

    【组成】三阴交【操作】沿胫骨内缘向下斜刺1寸,行提插泻法,使针感向下传导至足。【功效】疏通足三阴经。【主治】下肢痿痹证。西医学的小腿内侧皮神经功能障碍和胫神经功能障碍导致下肢和足部运动障碍、脑源性下肢运动障...[继续阅读]

针灸处方

三才调阴阳方

    【组成】涌泉璇玑百会【操作】涌泉直刺0.5寸,璇玑向下平刺1寸,百会向后平刺1寸,均行轻柔的捻转平补平泻法1分钟,留针30分钟,间隔10分钟行针1次。【功效】调理阴阳。【主治】阴阳失调证。西医学的自主神经失调、内脏功能失调、...[继续阅读]

针灸处方

脾胃调阴阳方

    【组成】大包天枢地机【操作】大包向后平刺0.5寸,天枢直刺1.5寸,地机直刺1寸,均行轻柔的捻转平补平泻法1分钟,留针30分钟,间隔10分钟行针1次。【功效】调和脏腑阴阳,健运中焦。【主治】脏腑阴阳失调。西医学的内脏功能失调。【...[继续阅读]

针灸处方

肾调阴阳方(经验方)

    【组成】太溪命门【操作】太溪、命门均直刺0.5寸,行捻转补法1分钟,使局部有明显的酸胀感,留针30分钟,间隔10分钟行针1次。或均行平补平泻法。【功效】协调阴阳。【主治】阴阳失调证。西医学的自主神经失调、内脏功能失调、内...[继续阅读]

针灸处方

协调任督方(经验方)

    【组成】列缺后溪【操作】列缺平刺0.5寸,后溪直刺0.5寸,根据任督脉的病症而施行补泻。任脉病,泻列缺补后溪;督脉病,泻后溪补列缺。均用捻转补泻手法1分钟,使局部产生强烈的针感,留针30分钟,间歇行针。或均行平补平泻法。【功效...[继续阅读]

针灸处方

协调维脉方(经验方)

    【组成】内关外关【操作】内关、外关均直刺0.5寸,根据经脉的虚实病症,行捻转补泻法,同时行针1分钟,使局部有强烈的针感或向远端放射,留针30分钟,间歇运针。当阳维脉病时,泻外关,补内关;当阴维脉病时,泻内关,补外关。或均行平补...[继续阅读]

针灸处方

协调跷脉方(经验方)

    【组成】照海申脉【操作】照海、申脉均直刺0.5寸,根据跷脉的病症而施行补泻。阳跷脉病,泻申脉补照海;阴跷脉病,泻照海补申脉。均用捻转补泻手法1分钟,使局部产生强烈的针感,留针30分钟,间歇行针。或均行平补平泻法。【功效】...[继续阅读]

针灸处方

协调筋脉方

    【组成】丘墟照海【操作】用2寸毫针,从丘墟穴向照海穴透刺,直达照海部皮下,行捻转平补平泻法1分钟,留针30分钟。【功效】协调下肢阴阳筋脉。【主治】足踝部的筋脉阴阳失调。西医学的各种原因所致的足内翻、足外翻。【方解】...[继续阅读]

针灸处方

大调神方

    【组成】内关人中【操作】内关直刺1寸,用捻转泻法,持续运针1~3分钟。人中用毫针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将针体向一个方向捻转360°以上,使肌纤维缠绕针体,做雀啄泻法10次,使局部有较强的酸痛感。【功效】调神导气。【主治...[继续阅读]

针灸处方

小调神方

    【组成】百会风府【操作】先刺百会,针尖向前平刺0.5~0.8寸,风府直刺0.5~1寸,用捻转平补平泻手法1~3分钟,令局部有较强的酸胀感或向督脉传导。【功效】调理脑神。【主治】郁证、健忘症、梅核气、失眠等。西医学的抑郁症、神...[继续阅读]

针灸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