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学 > 列表
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学 共有 93 个词条内容

第二节 西医药物治疗

    一、一般治疗对于高危或中危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应住冠心病监护病房(CCU)进行救治。一般治疗包括以下内容。1.休息当正在发生缺血症状时应卧床休息;若症状已消失,应该坐在床旁或椅子上,随后的活动也应该适当限制。2.吸氧对...[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学

第三节 介入治疗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旋切、激光血管成形术常用于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和多支病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虽然这些介入方法可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80%~90%),但是与稳定型心绞痛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急性并发症...[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学

第四节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随机研究显示,外科血运重建术在控制症状,改善运动耐量和心室功能方面优于药物治疗。目前,外科血管重建术被认为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积极的药物治疗或动脉成形术效果不满意、或出现不能通过导管治疗的急性并发症时的适应证...[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学

第五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选择性给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通过提高主动脉舒张压,有助于维持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心肌灌注。同时,通过降低收缩期负荷可使室壁张力降低,降低氧需要量,改善心室功能。这些有益作用,有助于稳定...[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学

第六节 基因治疗

    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主要包括抗凝、抗血栓、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Vassalli报道,利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基因导入血管壁,t-PA血浓度可持续升高10~30倍,从而达到溶栓、防治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学

第一节 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心肌梗死病位在心,其病因病机属本虚标实。依据脏腑学说,心脉为宗气之所,百脉朝汇之枢,宗气的鼓动形成心气推动血液因而流遍全身的原动力。气与血阴阳相随,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气弱则气虚无力推动血之运行...[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学

第二节 西医药物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和降低近期及远期死亡率和病死率。由于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梗死范围,所以治疗的近期目标是阻止坏死进程和限制梗死范围。其中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降低心肌的氧耗,而恢复心肌血流治...[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学

第三节 非药物治疗

    一、亚低温治疗心肌缺血的初期,所有的缺血心肌细胞还保持着活力,随着时间的延长,它们都渐渐死亡。不管是通过静脉溶栓还是介入治疗,急性缺血心肌越早得到再灌注,存活的就越多。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只有部分能够得到及时溶栓...[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学

第四节 介入治疗

    溶栓疗法被认为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一次革命,现已作为常规疗法,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①超急期很难使冠状动脉再通,单纯溶栓治疗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效率仍然不理想(静脉溶栓再通率50%~60%,冠状动脉内溶栓现已很...[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学

第五节 外科手术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时及梗死后早期行直接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施行心肌血管重建术可分为以下3组:第一组病人须紧急手术,通常在胸痛出现6小时内即行手术以缩小梗死面积。但是由于后勤保障...[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