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临床造口学 > 列表
临床造口学 共有 592 个词条内容

(二) 胃的生理作用

    胃的生理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分泌胃液,与食物混合并在胃内搅拌,完成物理消化过程,同时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部分化学消化;二是作为消化管道的一部分起运输作用。其中胃的分泌功能是主要的。胃分为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及幽...[继续阅读]

临床造口学

(一) 小肠的解剖

    1. 小肠的形态与分部小肠是食物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盘曲于腹腔内,为消化管的最长部分,上续幽门,下接盲肠,成人的小肠全长 5~7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 个部分。在小肠黏膜面,可见许多环形的皱襞,可增大面积,有利于营养...[继续阅读]

临床造口学

(二) 小肠的生理功能

    小肠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消化吸收功能、运动功能和分泌功能。1. 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膳食内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必须先经过消化作用,分解为较简单的物质,如葡萄糖、...[继续阅读]

临床造口学

(一) 大肠的解剖

    大肠是消化管的下段,在右髂窝处起自盲肠,末端止于肛门,全长约 1.5m,大肠的管径较大,肠壁较薄。大肠可分为盲肠(包括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4 部分。大肠的主要功能为吸收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并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继续阅读]

临床造口学

(二) 大肠的生理

    食糜的消化和吸收在小肠内已大部分完成,大肠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分,形成和排出大便。1. 大肠的分泌和肠道菌群的作用大肠黏膜的腺体能分泌浓稠的黏液,有保护肠黏膜和润滑粪便的作用。黏液呈碱性,可中和粪便的发酵产物,因此粪...[继续阅读]

临床造口学

(一) 肾

    1. 肾的形态肾为实质性器官,平均长 9~12cm,宽 4~6cm,重量 120~150g。活体肾呈红褐色,表面光滑。肾的外侧缘较狭窄,向外隆凸;内侧缘中部凹陷,称为肾门,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及输尿管均于此出入肾脏。出入肾门的上述结构合称肾...[继续阅读]

临床造口学

(二) 输尿管

    1. 输尿管分部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位于腹膜之后(图1-5-5),上端接肾盂,下端终于膀胱,长 25~30cm,管径 5~7mm。依其行程可分为腹段、盆段和壁内段。输尿管腹段由肾盂起始后,沿腰大肌前面向内下行,至该肌中点稍下方处,在睾...[继续阅读]

临床造口学

(三) 膀胱

    1. 膀胱的形态膀胱空虚时呈三棱锥形,可分为顶、底、体、颈 4 部分(图1-5-6),各部间分界不明显。膀胱顶朝向耻骨联合,借脐尿管闭合形成的纤维索(脐中韧带) 与脐相连;膀胱底朝向下,呈三角形。底的两个外角有输尿管穿入,下角接尿道...[继续阅读]

临床造口学

(四) 尿道

    1. 男性尿道成人男性尿道长17~20cm,自然状态下呈“S”形弯曲(图1-5-7)。全长自内向外分为 3 部分。图1-5-7 男性尿道的形状1. 尿道前列腺部;2. 膜部尿道;3. 后尿道;4. 球部尿道;5. 阴茎部尿道;6. 舟状窝;7. 尿道外口;8. 前尿道(1) 尿道前列腺...[继续阅读]

临床造口学

(一) 肾脏的排泌功能

    (1) 排泄功能 肾脏生成尿液,从尿中排出大量的代谢废物,主要是蛋白质和核蛋白的代谢终产物,如尿素、肌酐、尿酸、氨以及硫酸盐。还排泄核蛋白和磷脂的代谢产物磷酸盐。此外,还要排泄肠中腐败产物和肝脏解毒后的产物,如酚、马...[继续阅读]

临床造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