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传染病学 > 列表
传染病学 共有 176 个词条内容

传染病学

    传染病学是一门临床医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转归的原因与规律,以及研究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促使患者恢复健康,进而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的科学。传染病不同于其他内科疾病,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传染病特征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它在人体内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其他致病因素所造成的疾病有本质上的不同。传染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而为其他疾病所不具备。基本特征是指传染病所特有的征象...[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传染病诊断

    早期、正确的诊断传染病,不仅是为了及时、正确的治疗,更重要的是为了及早控制传染源,防止疾病传播。第一例烈性传染病的早期诊断,尤其是不典型的病例,对预防和杜绝流行具有头等重要意义。传染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传染病治疗

    由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因此传染病治疗必须综合性。除病原治疗外,必须和隔离、消毒、检疫、卫生宣教、流行病学调查等各项预防措施密切结合,以达到治愈病人、控制传染源以及防止传染病传播的目的。应注意生活安排,以支持病...[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传染病预防

    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和防疫措施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工作之一,必须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群众路线,积极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防疫措施包括一般性的卫生措施和针对性较强的防疫措施。提高人民文化和生活水平、...[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包括多种呼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发病率极高的疾病。呼吸道病毒的种类与型别:①鼻病毒有110型以上;②流行性感冒病毒分甲、乙、丙3型;③副流行性感冒病毒分1、2、3、4甲与4乙型;④呼吸道合胞病毒现...[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鼻病毒感染

    鼻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鼻病毒属。为圆形20面体颗粒,直径15~30nm,无囊膜,与某些肠道病毒的形态大小相同,其核酸分子量为4×106。耐乙醚而不耐酸,在pH3溶液中很易被灭活,易被胃酸破坏,因此不能到达肠道,对温度较稳定,不凝集血细...[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复制引起局部表面炎症和全身中毒症状。病原学流感病毒属正粘液病毒属。分为人的甲、乙、丙3型和猪、马、鸟等动物...[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副流行性感冒

    副流行性感冒(简称副流感)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副粘液病毒属,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病的重要病原之一。病毒呈圆形颗粒,大小很不一致,直径一般为100~300nm,外有脂蛋白囊膜,其上有放射状突起的血凝素。属RNA病毒,核酸分子量为7×106。不...[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合胞病毒(RSV),是一种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在组织培养细胞上繁殖时,能引起明显的细胞融合现象。病毒呈圆形,形态和大小常不一致,多在100~300nm之间,病毒内部为螺旋状结构的核蛋白,外面有突起的外膜。对乙醚...[继续阅读]

传染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