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外科护理学 > 列表
外科护理学 共有 165 个词条内容

四、戴无菌手套

    无菌手套有干、湿两种,湿式无菌手套因使用不便已不多见。1.戴干手套先穿手术衣,再戴手套。根据手的大小选择合适号码的手套。掀开手套袋,双手各捏起手套的翻折部将两手套分开。分辨左右侧手套,左手捏起两手手套的翻折部的...[继续阅读]

外科护理学

一、手术体位

    手术体位是指患者在手术台上的姿势。巡回护士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安置患者适当的体位。安置手术体位的要求是:①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②有利于暴露手术部位;③保证呼吸和循环通畅;④肢体托垫妥当,防止神经、血管受压和肌肉...[继续阅读]

外科护理学

二、手术区的无菌准备

    1.手术区皮肤消毒目的是消灭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上的病原微生物。如皮肤上有较多油脂或胶布粘贴的残迹,可先用汽油或乙醚拭去,然后用0.5%聚维酮碘棉球涂擦两遍。对婴儿、面部皮肤、口腔、肛门及外生殖器,一般用0.1%苯扎溴铵溶...[继续阅读]

外科护理学

一、器械护士职责

    器械护士又称为洗手护士,工作范围局限于无菌区,负责手术全过程所需器械、物品、敷料的传递,配合医师完成手术。1.了解病情、手术方式,完善术前准备。2.术前15~20分钟洗手上台,铺好无菌器械台,检查并摆放好各种器械、敷料;协...[继续阅读]

外科护理学

二、巡回护士职责

    工作范围在无菌区外,台下负责手术全过程中器械、布类、物品和敷料的准备和供给,主动配合手术和麻醉,完成输液、输血及手术台上特殊物品、药品供给,实施整体护理。1.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手术名称、术中特殊用物等,完善术...[继续阅读]

外科护理学

第六节 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明确无菌观念、建立无菌区域手术人员“洗手”后的手臂不准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后的无菌范围包括肩以下、腰以上、双手及前臂、两侧腋前线以前。其他部位应视...[继续阅读]

外科护理学

第一节 手术前患者的护理

    手术前的护理是指患者入院后,从决定手术治疗起,至进入手术室这段时期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在全面评估患者的基础上,做好必需的术前准备,加强健康指导,采取措施使患者具备良好的耐受手术的身心条件,降低手术危险性。【手术分...[继续阅读]

外科护理学

第二节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

    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是指患者从手术室被送到复苏室或外科病房直至出院这段时期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和病情,采取有效的术后监护,尽可能减轻患者术后不适,减少术后并发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理功能。【护理评...[继续阅读]

外科护理学

第一节 外科感染概述

    外科感染(surgicalinfection)是指需要手术治疗(surgicaltherapy)的感染性疾病和创伤、手术、器械检查或插管等治疗后并发的感染。外科感染有以下特点:①多为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常见需氧菌和厌氧菌共存,少数在感染早期为单一细菌...[继续阅读]

外科护理学

一、疖

    疖(furuncle)俗称疔疮,是单个毛囊及其所附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毛囊与皮脂腺丰富的头、面、颈项、背部等处。身体不同部位同时发生疖,或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的疖,称为疖病,常见于免疫力较低的糖尿病患者或小儿。...[继续阅读]

外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