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外科诊疗常规 > 列表
外科诊疗常规 共有 580 个词条内容

一、脑血管造影术

    【概述】脑血管造影术通常采用股动脉或肱动脉插管法,在导丝引导下,导管进入所要显示的动脉,注入含碘造影剂,沿造影剂所经过的血管轨迹连续摄片,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为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观察脑血管的走行、有无移位、...[继续阅读]

外科诊疗常规

二、脑动脉瘤栓塞术

    【概述】动脉瘤栓塞术主要是利用脱性弹簧圈(GDC)的占位效应闭塞动脉瘤腔,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达到解剖治愈。其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可达到近似手术夹闭的效果。弹簧圈栓塞时可以用导线、支架、球囊等进行辅助栓塞。...[继续阅读]

外科诊疗常规

三、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

    【概述】脑动静脉畸形(AVM)栓塞术主要是利用液态黏着多聚体胶、手术丝线、凝胶泡沫、铂弹簧圈或液态弹簧圈等对动静脉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进行栓塞。目前临床上常用的N-丁酸-丙烯酸氰(N-butyl-2-cyanoacrylate,NBCA),它的优点是能够完...[继续阅读]

外科诊疗常规

四、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术

    【概述】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又称搏动性突眼,主要临床表现为搏动性突眼、颅内杂音及眼球震颤、进行性视力下降、眼外肌麻痹、鼻出现等。治疗上首选经颈内动脉入路可脱性球囊栓塞术,有时也采用弹簧圈、丝线等栓塞及经眼静脉入...[继续阅读]

外科诊疗常规

五、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接触溶栓术

    【概述】大多数脑梗死是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尽早使用溶栓疗法可以使血管再通,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最有希望的方法。溶栓治疗包括药物溶栓和机械溶栓。机械溶栓目前尚处于临床实验阶段,药物溶栓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继续阅读]

外科诊疗常规

第五节 神经内镜术

    【概述】神经内镜手术方法从广义上讲可分为两类:①内镜神经外科,系指单纯应用神经内镜手术,经内镜工作腔操作施行手术。②内镜辅助神经外科,指应用内镜辅助处理手术显微镜难以见到的病变部位,如辅助经蝶窦行垂体瘤切除手术...[继续阅读]

外科诊疗常规

第六节 脑立体定向术

    【概述】脑立体定向术,又称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术,是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技术。它采用空间一点的立体定位原理,确定颅脑内靶点位置的一种手术方法。Leksell提出的脑立体定向术包括: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立体定向放射...[继续阅读]

外科诊疗常规

第一节 胸腔穿刺术

    【概述】胸膜腔穿刺(thoracentesis)是应用穿刺方法抽取胸膜腔内的气体、液体或其他组织,以减压、明确病变性质或给药的一种有创性操作。【适应证】(一) 胸膜腔大量积气或积液,穿刺抽出液体或气体以减轻其对胸部重要组织器官的压...[继续阅读]

外科诊疗常规

第二节 心包穿刺术

    【概述】心包腔穿刺术(pericardocentesis)主要用于判定积液的性质与病因诊断,同时穿刺抽液可减轻临床症状; 化脓性心包炎时,穿刺排脓、冲洗和注药可起到治疗作用。【适应证】(一) 急性心包填塞症的急救,引流心包腔内积液,降低心包...[继续阅读]

外科诊疗常规

第三节 纵隔镜检查技术

    【概述】纵隔镜检查是一种用于前上纵隔探查和活检的有创性检查,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它对于了解肺癌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估计肺癌切除的可能性、鉴别肺癌或纵隔病变的性质以及减少剖胸探查率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适...[继续阅读]

外科诊疗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