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国医学百科-中医妇科学 > 列表
中国医学百科-中医妇科学 共有 340 个词条内容

经行发热

    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证者,称“经行发热”,亦称“经来发热”,或“经病发热”。主要发病机理,乃气血、营卫失调所致。其发病原因有因外感者;有因素体虚弱,卫阳不固,而生寒热者;或阴血不足,阴虚内热者;亦有因忧思...[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中医妇科学

经行浮肿

    当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以四肢、面目浮肿为主者,称“经行浮肿”,亦称“经来遍身浮肿”。本病发生,与脾肾两脏密切相关。脾主运化,肾主开阖。运化、开阖功能失常,膀胱气化失司,水湿泛溢,遂发浮肿。治疗以补肾健脾,温阳化...[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中医妇科学

经行身痛

    经行时或行经前后,出现以身体疼痛或手足麻痹为主证者,称“经行身痛”。主要病机属气血不和,营卫失调所致。若气充血沛,营卫和谐,自无疼痛之疾。如《证治准绳》引产宝云:“经水者,行气血,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气血盛,阴阳和...[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中医妇科学

经行便血

    每届临经,或正值经行,大便下血,经量减少,甚或月事不潮,称“经行便血”,也称“错经”或“差经”。本病多属肠中积热,热伤血络所致。亦与肾肝相关,因大肠位居于下,乃肾之所司,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肾精足则大肠润;厥阴肝脉绕阴...[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中医妇科学

经行风疹块

    每值临经或行经期间,全身皮肤突起疹块,块形大小不一,搔痒异常,融化成片,经净渐退者,称“经行风疹块”,也称“经行㾦㿔”。本病多以风邪袭于血分为患。主因有血虚生风、风热或挟湿等,当经行之际,乘虚而发。故治疗以疏...[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中医妇科学

经行音哑

    每逢经行,声音嘶嗄,甚至失音,随经净复常,称“经行音哑”,亦称“经行声瘩”。发病机理与肺肾有关。肺主气为声之道,声由气而发。胞脉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音源于肾间之动气,故肾为声之根。《直指方》云:“肺为声音之门...[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中医妇科学

经行呕吐

    每当经行,出现以恶心呕吐为主者,称“经行呕吐”。主要病机为胃失和降,其气上逆使然。病因有脾胃虚弱,升降失司;或肝气横逆犯胃,失其和降;或痰饮内停,浊气上犯,皆可导致。治以降逆和胃为主,分别用健脾、抑肝、豁痰等法,使胃气...[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中医妇科学

经行口糜

    每值临经或经行时,口舌红肿,溃烂生疮,如期反复发作者,称“经行口糜”。本病多属心、胃之火上炎。因舌为心之苗而居口中,口者,胃之门户,心火上炎,胃热薰蒸,遂发口糜,此为实火;亦有肾精不足,虚火上炎而发者,临证必须详辨。治宜...[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中医妇科学

经断前后诸证

    妇女一般在四十九岁左右月经终止,称为“经断”,亦称“绝经”。在断经前后可出现经期紊乱,头晕耳鸣,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轰热汗出,五心烦热,甚则情志失常,或浮肿便溏,腰酸骨楚,倦怠乏力等。这些症状往往三三两两出现,称为“经...[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中医妇科学

老年经断复行

    妇人年逾五十,天癸已竭,经断一载以上,而又复潮,称“老年经断复行”,亦称“妇人经断复来”。本病多因脏腑虚弱,肝失所藏,脾失所统而致。亦有不慎房帏,相火妄动,迫使血行。故前者治法宜大补气血,后者宜滋阴养血。若年老经水复...[继续阅读]

中国医学百科-中医妇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