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肿瘤放疗 > 列表
肿瘤放疗 共有 225 个词条内容

一、高速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作用方式1.弹性散射不改变原子本身的状态,仅改变入射电子的方向,发生电子散射。2.非弹性散射在入射电子作用下原子本身状态发生一定的变化,同时入射电子能量和方向发生变化。(1)作用于原子的外层电子上:①激发:使原子外层...[继续阅读]

肿瘤放疗

二、X(γ)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光子与物质作用的过程1.相干散射在高原子序数材料和入射光子能量较低的情况下,光子从电子附近通过时,使电子产生振荡,振荡电子按入射光子的频率发射能量,二者波长相同,未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对放疗没有太大意义。2.光电效...[继续阅读]

肿瘤放疗

一、放射线的生物学效应

    1.照射的直接作用任何射线直接是对关键的细胞靶起作用,靶细胞的原子被电离或激发从而启动一系列的反应而致生物改变,在中子或α粒子等高LET射线中此作用处于显著地位。2.照射的间接作用射线在细胞内可能和另一个原子或分子相...[继续阅读]

肿瘤放疗

二、放射敏感性和放射可治愈性

    一般认为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与其增殖能力成正比,与其分化程度成反比。但实际上与诸多因素有关,如肿瘤大小、瘤床血供、感染等。放射可治愈性是指在肿瘤原发部位或区域把肿瘤清除掉。放射敏感性和放射可治愈性之间没有明显的...[继续阅读]

肿瘤放疗

三、治疗比

    治疗比概念是假定分次照射增加了正常组织的耐受性而不增加肿瘤放射线的耐受,由于恶性细胞有较大的增殖能力,因此更可能处于放射敏感状态。用公式表示:可用各种不同措施得到的肿瘤控制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之比,也可用某一措施...[继续阅读]

肿瘤放疗

四、肿瘤放疗中细胞存活的定义

    1.对已分化不再增殖的细胞,只要丧失特殊功能便可认为死亡,如神经细胞。2.对增殖性细胞只能在丧失完整的增殖能力,即丧失持续增殖能力才能认为死亡,如造血干细胞、肿瘤细胞。故放射生物学规定:鉴别细胞存活的惟一标准是照射...[继续阅读]

肿瘤放疗

一、细胞增殖周期

    G1期(DNA合成前期):时间为数小时至数年。S期(DNA合成期):时间一般8~30h,个别60h。G2期(DNA合成后期):为分裂做准备,1~105h。M期(有丝分裂期):又分为前、中、后、末四期。G0期:指处于真正休止状态,没有DNA合成,不参加周期活动的细胞。当...[继续阅读]

肿瘤放疗

二、细胞周期的放射敏感性

    以增殖性死亡为标准,细胞周期时相的放射敏感性由高到低的顺序对于G1期短的细胞是G2/M>G1>S;对于G2期长的细胞则是G2/M>G1>早S>晚S。以分裂延缓为标准则G2期最敏感。...[继续阅读]

肿瘤放疗

三、增殖动力学和放射反应

    按增殖和生长活动分类,可把正常组织分为快更新组织和慢更新组织两大类。1.快更新组织(早反应组织)以积极的增殖和稳定状态的一定细胞数为特征。如皮肤、黏膜、造血组织、小肠上皮等,受照射后主要表现为急性反应。2.慢更新组...[继续阅读]

肿瘤放疗

一、肿瘤的反应

    大多数肿瘤都会有相当比例的快增殖细胞,因此属于“早反应组织”。放射反应的速度不但取决于肿瘤内克隆源性细胞的增殖动力学,也取决于肿瘤细胞的寿命。凡平均生长速度快、生长比例及细胞更新率高的细胞对放射线敏感。因此...[继续阅读]

肿瘤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