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药物发现和发明史 > 列表
药物发现和发明史 共有 307 个词条内容

从出土文物中考证药物发现史

    (一)《五十二病方》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1973年出土大量帛书和竹木简,从其中整理出14种古医籍。帛书《五十二病方》即其中之一。据考证:其抄成年代,不晚于秦汉之际,应为公元前3世纪末的抄本,早于《内径》,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继续阅读]

药物发现和发明史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药物学(本草)专著。它总结了中国古代在长期医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药学成就。关于它的成书年代说法不一,有人推定是在东汉时期“伤寒杂病”成书之前;有人则认为该书主体...[继续阅读]

药物发现和发明史

《桐君采药录》等

    《桐君采药录》又称《桐尹药录》共三卷。据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中所引用的文字表明它是一部药用植物专著。书中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颜色、花期、果期、采药时月,入药部位等均有介绍。桐君相传是黄帝的臣...[继续阅读]

药物发现和发明史

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与炼丹术

    魏伯阳生于桓帝年间(147—168年)会稽上虞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炼丹家,所撰《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炼丹术著作。中国的炼丹术有悠远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方士和求“不死之术”的记载。自秦始皇、汉武帝招方士...[继续阅读]

药物发现和发明史

华佗与麻沸散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生卒年月不详,一般认为生于公元2世纪上半期,卒于公元208年以前。他是当时一位杰出的医药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称著曾以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获得成功。这种全身麻醉手术...[继续阅读]

药物发现和发明史

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150—219年),名机南郡涅阳(今河南邓州市,一说今南阳市)人,其生活年代大致与华佗同时代。仲景继承了《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医家以及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撰成《伤寒杂病论》,其中内容概括了中医的望...[继续阅读]

药物发现和发明史

《吴普本草》

    《吴普本草》又名《吴氏本草》共六卷,魏·吴普著。吴普约生于公元136—149年,卒于公元250年前后。吴普,为华佗弟子,当时已为名医,精于本草,其著作除《吴普本草》外,尚有《华佗医方》早佚。《嘉佑本草》称:吴普修《神农本草》成...[继续阅读]

药物发现和发明史

葛洪与《肘后救卒方》

    葛洪生活于约261—341年,为东晋名医药学家、道家、炼丹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晚年隐居广东罗浮山,一面炼丹,一面从事著述,直至逝世。他隐居乡间,接触民间医药较多,在收集民间流传医方和参考各家著作的基础上,编撰成...[继续阅读]

药物发现和发明史

医方盛行

    胡洽《百病方》,胡洽南朝时人,原名胡道洽,又称胡洽居士,广陵(今江苏江都)人,以医术知名。撰有《百病方》(又名胡洽百病方,简称胡洽方),两卷或三卷,原书已佚,后世医籍如《外台秘要》、《医心方》等均有引录。书中首次记载水银...[继续阅读]

药物发现和发明史

陶弘景等

    陶弘景(52—536年)为南朝宋齐间著名医药学家、道家、炼丹家。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句容)人。自幼好学,19岁时即任齐朝诸王侍读。41岁时辞官,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房,杜门谢客潜心研究道家养生之法及炼丹术、医药等,并从...[继续阅读]

药物发现和发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