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让药物或其制剂经受夸大的温度、光线和湿度条件的药物稳定试验。例如:可在37℃、50℃、60℃、室温、冰箱和极冷温度下进行温度研究。 参见stabilitytesting。...[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指让药物或其制剂经受夸大的温度、光线和湿度条件的药物稳定试验。例如:可在37℃、50℃、60℃、室温、冰箱和极冷温度下进行温度研究。 参见stabilitytesting。...[继续阅读]
药物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举例来说,作用于M—胆碱受体的激动剂可降低哺乳动物心房肌收缩力,不降低其心室肌收缩力。但如果先用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增强心室肌的收缩力,则M受体激动剂的负性肌力作用便更加明显了。这种相...[继续阅读]
统计学上一种基本的药物质量管理程序,通过选择一些药物制剂的有代表性部分进行分析,以保证整批制剂是正确制备的。...[继续阅读]
指与药效学反应无直接关系的药物结合位点。例如,许多药物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白蛋白上的这种结合位点可称之为接纳体位点。这种结合可影响药物作用的速率和持续时间,但不直接产生药物效应。参见receptor site。...[继续阅读]
指与受体邻近的疏水非极性部位。该部位可与拮抗剂中的疏水基团结合,而拮抗剂的极性部分又可与激动剂受体的极性部分结合,从而阻断该受体。...[继续阅读]
在眼科学中指眼睛通过使晶状体聚焦,适合于视近物的过程。这一过程取决于晶状体的曲度变化。晶状体囊富有弹性,使晶状体有略呈球形的倾向,但由于睫状小带(悬韧带)向外缘的牵拉,通常使晶状体维持于比较扁平的状态。睫状小带...[继续阅读]
指在一段时间内,某种药物或毒物的血浆或组织浓度的逐渐增加。消除缓慢的物质,如铅、汞、砷、巴比妥类和类固醇等,易在体内蓄积。...[继续阅读]
蓄积系数药物达坪水平的平均血药浓度与一次给药后的平均血药浓度之比值,用R表示。可由下式导出:式中:C为稳态平均血药浓度;C1为一次给药后的平均血药浓度;k为一级消除速率常数;τ为给药间隔时间。...[继续阅读]
测定药物亚急性蓄积毒性的一种方法。先测出一次给药的LD50,然后每日以LD50的1/10或1/5的剂量用药,并记录动物死亡数。当累计达到50%动物死亡时,以总积累为∑LD50(n),代入下式求蓄积系数(Kc):Kc...[继续阅读]
以质反应累加阳性频数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所得到的曲线。横坐标改用对数剂量时,可得一标准S型量效曲线,由该曲线易于确定中值剂量(LD50、ED50等)。累加量效曲线...[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