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洞是石佛寺境内东边的大石窟,前面的断崖上建有五间四层的楼阁。(图版第十(1)(2))其平面略呈椭圆形,东西宽约七十二尺四寸,南北约五十八尺四寸,其规模之雄壮可以想见。中央雕凿的本尊释迦如来坐像,其高约五十五尺,两...[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大佛洞是石佛寺境内东边的大石窟,前面的断崖上建有五间四层的楼阁。(图版第十(1)(2))其平面略呈椭圆形,东西宽约七十二尺四寸,南北约五十八尺四寸,其规模之雄壮可以想见。中央雕凿的本尊释迦如来坐像,其高约五十五尺,两...[继续阅读]
第六窟在第五窟之西,前面亦建有四层楼阁。此石窟与第五窟似同为孝文帝时凿成,规模之大,雕饰之富丽,实为云冈第一壮观也。其东西宽四十六尺一寸,南北四十六尺八寸,后壁更有深十三尺二寸的大佛龛。洞窟中央有东西二十六尺一...[继续阅读]
第七库位于第六窟之西。在窟前,将断崖凿开建成三层楼阁,第一层悬挂‘西来第一山’的匾额,旁书‘顺治四年(一六四七)岁次丁亥菊月之吉兵部尚书兼都御使马国柱立’。此阁应该是当时重建。窟的平面为长方形,东西约三十尺,南北...[继续阅读]
第八窟位于第七窟西邻,大小相近,其设计出于同一构思。窟东西三十尺六寸,南北十九尺六寸。窟前断崖被削凿,残留痕迹表明似乎与第七窟一样构筑有楼阁。窟后壁分两层,下层中央作大龛,其左右为胁侍菩萨立像,现均已塌坏,唯本尊尚...[继续阅读]
第九窟位于第八窟以西,其平面、构造亦与第十窟相似,推测开凿时期相同。洞窟由前室及内阵两部分构成,内阵东西为三十六尺二寸五分,南北三十四尺一寸,中央安置释迦如来之倚像,高约二十八尺,基本为后世补修,几乎无法看出当初面...[继续阅读]
该窟之设计几乎与第九窟相同,也是由前室及内阵构成。内阵东西宽三十七尺二寸,南北三十四尺八寸,中央方座之持铁钵释迦像,全系后世补修。左右壁之两胁侍菩萨、背光及窟顶之大部分亦皆为后世补修,唯南面入口左右及其上方窗口...[继续阅读]
位于第十窟西边,其平面略呈方形,南面宽二十九尺九寸,北面三十六尺五寸,前后长三十三尺六寸。其中央有东西二十尺八寸、南北十九尺一寸的大方柱直达窟顶,高约三十尺。柱四面各有高十尺许的立佛像及左右胁侍菩萨造像,全为后...[继续阅读]
第十一窟西邻为第十二窟,其平面与第九窟和第十窟相似,由前室及内室构成。内室东西二十一尺二寸五分,南北十五尺九寸。本尊为倚像,位于高约十尺的坛上。其左右有四菩萨,其中二尊骑狮。遗憾的是皆经近世补修改造。坛中央有一...[继续阅读]
弥勒洞位于第十二窟的西邻,东西宽三十四尺四寸,南北二十七尺三寸。内作一大弥勒菩萨像,高约五十尺,倚方座,两脚相交,其宝冠直通窟顶。实为宏伟巨制,体态匀称,无可挑剔。唯多经后世补修,实在可惜。其背光及西壁有后世加塑,而...[继续阅读]
第十四窟位于第二区的东端,由内阵与前室构成,今已遭严重毁坏。内阵宽约二十尺,深约十尺。后壁全部损坏,仅存左右壁佛龛。有一四面刻千体佛之方柱区分内外,也是破损严重,仅存立姿而已。(图版第四十八(2))前室两侧壁面层层...[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