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中国文化史迹 > 列表
中国文化史迹 共有 782 个词条内容

第十五窟 ‘千佛洞’

    第十五窟位于第十四窟的西邻,其平面呈方形,纵横约宽十八尺,南面设入口,其上开窗。其外壁损坏严重,但犹能窥见千体佛之残影。其西面与第十六窟遭到破坏的前室相接。(图版第四十九)窟高约三十尺,其后壁在高约十尺处作二佛并坐...[继续阅读]

中国文化史迹

第十六窟 ‘立佛洞’

    第十六窟位于第十五窟西邻,为云冈最早的五大佛洞之一。其正面设入口,上开窗便于内部采光。洞窟平面呈椭圆形,东西径长三十九尺五寸,南北二十八尺二寸,有立佛像与后壁相接,像高约四十尺,立于莲座上,但是除胸部以上残存外,损...[继续阅读]

中国文化史迹

第十七窟 ‘弥勒三尊洞’

    第十七窟是云冈最早期的大佛洞。位于自东边的第二窟。与第十六窟相同,亦在前面设入口,其上开窗。洞窟平面呈略带方形的椭圆形,东西宽三十六尺,南北二十六尺一寸。本尊弥勒菩萨为倚像,倚方座,宝冠高接窟顶,其高约四十五尺...[继续阅读]

中国文化史迹

第十八窟 ‘立三佛洞’

    第十八窟也是云冈最早的五大洞。为东起第三窟,与第十七窟相同,也在正面设入口,上开窗,为平面呈椭圆形的大石窟。东西径五十四尺五寸,南北径二十三尺一寸,其中央莲座上有本尊立像,高约四十五尺(足趾长十一尺,宽四尺七寸),两侧...[继续阅读]

中国文化史迹

第十九窟 ‘大佛三洞’

    位于云冈最早五大洞的东起第四窟,其中央有安置本尊的大石窟,称之为中洞,其左右有安置胁佛的小洞各一,构成一个群体。中洞平面略呈椭圆状,独自与南壁形成直线。东西径六十二尺四寸,南北径三十五尺八寸,内置巨大的坐佛像,高约...[继续阅读]

中国文化史迹

第二十窟 ‘大露佛’

    第二十窟位于云冈最早的五大佛洞的最西边,如今其壁前面已经崩塌,裸露出里面的佛像。洞窟中央为释尊坐像,左右造有胁侍佛的立像,但是右胁侍佛已经形迹全失,唯存左胁侍佛。在大露佛背后的丘陵上高高耸立的是祭祀碧霞玄君的庙...[继续阅读]

中国文化史迹

大露佛西部诸小洞

    第二十窟大露佛的西边有大小佛龛,其数不知有几百。除塔洞以外均不甚重要,但也正因为未被重视,所以未经后世补修,反而原封未动地保留了北魏开凿时的样子,这一点格外地让人感兴趣。小洞之命名从沙畹博士。沙畹博士将东边第一...[继续阅读]

中国文化史迹

第二十二窟 ‘塔洞’

    洞窟的平面呈方形,东西二十尺八寸五分,南北二十尺三寸五分,中央第一层凿有直径六尺六寸的五层塔形,塔原本立于坛上,现在坛已破坏殆尽。各层作五间,向上逐层面积逐渐减少,以获得平衡。用方柱、三斗、人字拱,一间作圆捶(隅扇...[继续阅读]

中国文化史迹

上华严寺

    上华严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县城的西门内,从伽蓝的配置来说,是伽蓝朝东。首先正门有大门,进入大门后,有云水堂与念佛堂南北相对。中央立关帝庙。(图版第七十八(2))关帝庙之左右略偏西,南北方向客堂与禅堂相对,其后相接的是祖...[继续阅读]

中国文化史迹

教藏内 三尊佛

    内殿佛坛上中央及左右的莲花座上,安放有释迦、药师、阿弥陀坐像。三尊各以两罗汉、两菩萨胁侍。佛坛两边为硕大的菩萨坐像相对,四隅立四天王像。三尊佛像前还有后世雕凿的坐佛及若干小菩萨像。三尊均高约九尺,两罗汉、两...[继续阅读]

中国文化史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