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街:西起北大街,东至解放路北段。宽20米,长420米。该路原属后地巷,系东街第七小组村民居住,因县城改造扩建,合阳中学、县文教局、城关小学相继开工建设,七组村民整体搬迁于新后地巷,该路多为文化事业单位,现今更名为文化...[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1.文化街:西起北大街,东至解放路北段。宽20米,长420米。该路原属后地巷,系东街第七小组村民居住,因县城改造扩建,合阳中学、县文教局、城关小学相继开工建设,七组村民整体搬迁于新后地巷,该路多为文化事业单位,现今更名为文化...[继续阅读]
东街村后地巷是合阳县城古老的巷道之一,巷名有过四次变更,每次变更都包含着有趣的故事。早在明、清年间,后地巷的原名叫“槐里”。这是因为巷道为东西走向,长约500米,巷内南北两侧植有古槐,树茂枝盛,浓荫槐香,景色壮观,在县...[继续阅读]
自明、清时期到中华民国初期,东街村处于县城文脉鼎盛、香火不息的文庙、关帝庙、城隍庙、太清观的区域内,巷道依东城墙从北向南依次整齐排列,大多东西走向,有双面巷,有单面巷,一家挨一家,多为族聚而居。如庙儿巷多是李姓人...[继续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县城非农业人口增加,在城区布设居民点以满足非农业人口的居住需求。20世纪70年代在东街征收土地18亩建设居民点,安置对象是县城南大街扩建后需要安置的非农业户人口,东街村协助落实安置方案。此居民...[继续阅读]
新中国成立前,东街村民照明一般用传统清油灯盏。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煤油的供应,村民开始使用煤油灯盏,办公场所用罩子灯,开会演出大厅用汽灯照明。1956年县广播站购机发电播音为本县电力之始。1960年合阳中学购置80马力柴油机...[继续阅读]
新中国成立前后,县城居民饮水靠井,每个井深约20米。东街地域内有井80余眼,其中老后地巷、张家巷均为甜水井,东街南部几个巷均为咸、苦水井,只能洗涮,不能饮用。居住在这几个巷的村民饮用水均用贾家巷、南街王家巷、杨家巷的...[继续阅读]
合阳县于1903年始设三等邮电局,1948年8月,合阳邮政局成立,县内仅3条邮路。邮件运转靠肩挑、牲口驮,信差负责县域投递。1951年县内设5条自行车邮路,1968年使用摩托车,1984年用汽车。以前东街村在外的军人、干部、学生等和家里联系...[继续阅读]
20世纪70年代前,东街村巷道年久失修,道路泥泞,土墙旧房,路面凸凹不平。下雨天道路泥泞难以行走,遇到大雨还会出现雨水进院进房引起的小水灾,晚上一片漆黑,出门无安全保障,更谈不上绿化美化。80年代后期,群众自筹资金50多万元...[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