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疆域的不断开拓,西汉帝国一方面承秦制,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设道。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平帝时全国共有“道三十二”,分属于南郡、武陵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越嶲郡、武都郡、陇西郡、天水郡、上郡、长沙国...[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随着疆域的不断开拓,西汉帝国一方面承秦制,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设道。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平帝时全国共有“道三十二”,分属于南郡、武陵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越嶲郡、武都郡、陇西郡、天水郡、上郡、长沙国...[继续阅读]
西汉前期,“匈奴冒顿兵强,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羌族首领留何率其部落请求内徙,得到了西汉帝国的同意,“于是徙留何等于狄道、安故,至临洮、氐道、羌道县(五县并属陇西郡)”②。如果说内徙少数民族在西汉前期...[继续阅读]
西汉帝国为了巩固中央政府与西域诸属国的关系,实行一系列特殊政策,主要有:1.“质子”政策所谓“质子”就是送子入侍汉廷为质。此政策的实施自楼兰始,即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楼兰既降服贡献,匈奴闻,发兵击之。于是楼兰遣一...[继续阅读]
汉武帝长期的武功开拓政策,使西汉由盛转衰。对此,汉武帝晚年已有清醒的认识。他曾对卫青说:“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凌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继续阅读]
王莽“代汉”后,索回了汉宣帝时颁发给呼韩邪的金质“匈奴单于玺”,另发给乌珠留单于“新匈奴单于章”。此印玺的换发,在印章前冠以一个“新”字,使本位于诸侯王之上的匈奴单于降格为“新”朝的诸侯王,这种降格,无疑是对匈...[继续阅读]
王莽“代汉”之初,就对匈奴颁布了四条规定,即汉人逃入匈奴者,乌孙亡降匈奴者,西域诸国佩汉朝印绶降匈奴者,乌桓降匈奴者“皆不得受”①,并派王骏、王昌等为使者把四条规定交给匈奴单于,强令其奉行。不仅如此,王莽还“大分匈...[继续阅读]
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王莽派兵30万人,兵分10路,无端进攻匈奴,挑起汉匈之间的战争。又遣兵20万无端攻打巴、蜀、犍为三郡的蛮夷部落,从而加剧了少数民族与王莽之间的矛盾。此外,王莽“代汉”时,西域屡次发生乱事,王莽不仅没有...[继续阅读]
1.继续实行授爵封册东汉帝国对内附少数民族的怀柔政策,具体地表现在对少数民族酋长实行授爵册封上。据史载,东汉受封册的少数民族首领主要有:光武帝时封莎车国王康为莎车建功怀德王西域大都尉,封武都氐人背介孙为君长,封九...[继续阅读]
怀柔政策是统治阶级管理和统治少数民族的一种社会职能,而武力镇压则是其另一种社会职能。东汉时期,在执行怀柔政策的同时,对其统治下少数民族人民的反抗斗争,都使用了武力镇压的政策。建武二十三年(47年)武陵蛮夷发动了大规...[继续阅读]
借助少数民族的力量去征服或镇压其他的少数民族,即所谓以夷制夷的政策,在东汉帝国北征匈奴、西战羌族,以及镇压中南、西南少数民族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匈奴归降,许多大臣主张不予接受,王宫中郎...[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