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前期,统治者重视官学,尤尊朱熹之理学,并通过科举制而令士子习之。此举致使骛功名者聚于学校,反之,书院教育则一度陷于沉寂状态,历时达一百二十几年。直至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年间,书院才开始在各地复兴,至嘉靖...[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明朝前期,统治者重视官学,尤尊朱熹之理学,并通过科举制而令士子习之。此举致使骛功名者聚于学校,反之,书院教育则一度陷于沉寂状态,历时达一百二十几年。直至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年间,书院才开始在各地复兴,至嘉靖...[继续阅读]
据曹松叶《宋元明清书院概况》的统计,明代书院建置,以各省份而言,江西、浙江两省的数量居全国一、二位,分占全国书院的19.59%和10.07%。另据《浙江教育史》统计,时宁波有书院31所,居浙江省前列,它们都是从明朝中叶起涌现的。有...[继续阅读]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他是明代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学派的创始人。王阳明10岁即随父寓居北京。20岁中举。28岁中进士,任职刑部主事。31岁,为求仙学道,养病修性,离京...[继续阅读]
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特点在于其有机主义的哲学立场。有机主义乃是包纳丰富的实在、生命、价值之一切方面为一个相互依存、本质相关且互利互惠的综合的整体,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拒绝纯粹的二分方法。具体而言,有机主义反对如下立...[继续阅读]
在理清王阳明哲学思想的前提下,就不难理解他对教育问题的见解。其教育思想主要记录在《王文成公全书》中的《知行录》篇章。从有机主义心学出发,王阳明提出了以“致良知”为目的的教育目的论,以“知行合一”为原则的道德...[继续阅读]
明中叶,王阳明以批判程朱理学、拯救时弊为己任,积极传播心学,再加上其弟子、再传弟子的多方推动,盛极一时,对后世的学术思想和书院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心学体系的内在矛盾及弟子的驳杂为心学的分化提供了可能性。...[继续阅读]
徐爱(1487—1517),字曰仁,号横山,余姚横河马堰(今慈溪)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历任祁州知州、南京兵部员外郎、南京工部郎中。徐爱是王阳明最早的入门弟子,早在正德二年(1507)就拜王阳明为师,深得王阳明赏识。他为早中期阳明心学...[继续阅读]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又字希古,人称正学先生。宁海人。自幼聪明,8岁读书,14岁便应聘至前童村任塾师。15岁学诗文。20岁从学于太史宋濂。濂以为游其门者,未有若方生者也。及濂返金华,方孝孺复从之,及至卒业。前后6年,尽得濂...[继续阅读]
基于上述基本主张,方孝孺非常重视教育。首先,他以为教乃王道治具之一,与政、礼、乐、刑罚并列。他说:“古之治具五。政也、教也、礼也、乐也、刑罚也。”因其崇尚古道,教育同时也是明王道、致太平的重要途径。其次,教育始...[继续阅读]
顺治元年(1644),清官办教育起始。其教育制度承袭明代,教育内容“崇儒尊道”,并无创新之处,倒是因为社会固有的阶级矛盾以及新出现的满汉民族矛盾而促使其办学更为专制。《清史稿》中说:“有清学校,向沿明制。京师曰国学,并设...[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