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浙东藏书史 > 列表
浙东藏书史 共有 79 个词条内容

三、培养和造就人才

    由于浙东藏书丰富,有力促进了当地的教育和科举,培养和造就了人才。比如,山阴、会稽的县学在元代就培养了进士11人,其中山阴6人、会稽5人。尤其是浙东历来文化发达、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著述颇丰,这与藏书丰富有其密切关系...[继续阅读]

浙东藏书史

一、经济的继续发展

    在明代,浙东的经济进一步发展,这为该地藏书业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建国初年起,明代的执政者就十分注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使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元气。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经济进一步推进,不仅农业、手工业继续发展,同时...[继续阅读]

浙东藏书史

二、文化有新的进步

    由于浙东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明代中叶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意识的产生,促使浙东社会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如传奇、小说、词曲等通俗文学作品大量增多。据乐承耀的《宁波古代史纲》记载,明中叶以后,浙东就出现了许多戏曲...[继续阅读]

浙东藏书史

三、造纸和刻印普遍

    明代是我国造纸与印刷术普遍兴盛时期,官刻、坊刻、私家刻书同时盛行。造纸技术的进步是印刷业、出版业繁荣的重要条件之一。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所记,明代对于竹纸、皮纸等各种纸张的选料、配料及工艺等,较前代有进一...[继续阅读]

浙东藏书史

一、官府藏书

    明朝初期,执政者重视书籍的搜集与典藏。早在明王朝正式建立前,朱元璋就命有司“访求古今书籍,藏之秘府,以资览阅”。③永乐四年(1406),明成祖朱棣命礼部尚书郑赐派人“四出购求遗书”。④永乐十五年(1417)朝廷“颁五经四书,《...[继续阅读]

浙东藏书史

二、书院藏书

    关于明代书院藏书的资料较少,散见于正史、方志及文集之中。但从这些分散、零星的资料中,也能看到浙东书院藏书的情况。明代的书院在前代基础上有较大发展,尤其在正德、嘉靖后,书院普遍使其逐渐取代各级官学而成为主要教育...[继续阅读]

浙东藏书史

三、寺院藏书

    明代浙东佛教以禅宗和净土宗最为流行。天台、禅宗、净土宗相结合的佛教风格进一步发展,僧人讲习《心经》《金刚》与《楞伽》三经,使浙东寺院藏书有所发展。(一)宁波府的寺院藏书由于洪武、永乐两朝崇儒,支持佛教,这对宁波...[继续阅读]

浙东藏书史

一、私家藏书的区域分布

    在前代基础上,明代浙东藏书有进一步发展。藏书家的人数和藏书楼的数量远远超过前代。据资料记载,明代浙东藏书家有80余人,仅宁波府就有50人。其中不少藏书家所藏书籍数量巨大,超过万卷以上。范凤书的《中国私家藏书史》中就...[继续阅读]

浙东藏书史

二、嘉靖前的浙东藏书家与藏书楼

    (一)丰坊与万卷楼万卷楼是明代浙江著名藏书楼之一。它的主人为著名藏书家丰坊。丰坊(1492—1563),字存礼,又字存叔、人叔,号人翁。后改名道生,又号南禺外史、西郊农长。浙江鄞县城西隅马园(今属浙江宁波市海曙区)人。正德十四...[继续阅读]

浙东藏书史

三、万历以后的浙东藏书家、藏书楼

    (一)祁承㸁与澹生堂祁承㸁(1563—1628),字尔光,号夷度,又号旷翁、密园老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官宦书香门第,他自幼接触图书,也喜欢读书。年轻时曾就读于富春山学馆,刻苦读书,一心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但科场...[继续阅读]

浙东藏书史
科普知识
心理健康 优生优育 休闲旅游 健身美容 饮食健康 人与自然 地球家园 海洋技术 科海拾贝 科学之迷 科技前沿 科技史话 科幻未来 神话传说 童话故事 致富指南 农用物资 生物技术 畜牧兽医 园林花卉 特产养殖 营养早餐 减肥晚餐 晚餐食谱 营养晚餐 减肥中餐 中餐文化 中餐菜谱 中餐营养 健康早餐 减肥早餐 早餐食谱 晚餐禁忌 宝石鉴定 安全生产 安装钳工 钣金技术 宝石观察 焙烤工业 变性淀粉 插花技能 车工技术 道路工程 低压电器 电气工程 电气设备 电网工程 电源技术 电站工程 淀粉科学 调味配方 发电节能 防水材料 飞机飞行 服装生产 钢铁材料 工程建设 工业工程 公路工程 管道工程 罐头工业 国际组织 国家电网 华北电网 火电工程 货运物流 机床设计 机电工程 机修钳工 基本资料 家用电器 建设工程 节约用电 金银技术 金属材料 连续铸钢 轮机工程 奶牛养殖 农村电工 配电技术 皮革工业 啤酒工业 苹果产业 钳工简明 青工车工 青年审美 肉类工业 入侵检测 食品科学 世界修船 兽医兽药 水下工程 税收制度 通信设备 统计公文 土木工程 维修电工 味精工业 文物鉴赏 物业电工 铣工计算 线损管理 鞋楦设计 烟草工业 盐业产品 冶金产品 液压技术 印刷科技 用电管理 油墨技术 轧钢技术 粘接技术 照明设计 制浆造纸 土元养殖 兔场疾病 外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