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 片 > 中国家谱史图志 > 列表
中国家谱史图志 共有 90 个词条内容

第九节 郑樵《通志·氏族略》

    郑樵(1104—1162年),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博闻强记,闭门读书撰著30年。《通志·氏族略》为郑樵撰,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成书。《通志》为通史性的志书,共200卷,其中《氏族略》为考辨、论述姓氏的专著,共收录姓氏2255个。该书参阅...[继续阅读]

中国家谱史图志

第十节 朱熹的谱学思想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别号紫阳,南宋徽州婺源人。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朱熹学问赅博,著述宏富,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无不涉及。朱熹对编修家谱十分重视,不...[继续阅读]

中国家谱史图志

第十一节 宋代皇族谱牒

    皇族谱牒是中国家谱园地中最高贵、最特殊的家谱。进入宋代,随着封建皇权的加强,记载皇族谱牒的种类、修撰、管理以及功能作用,均有新的发展。①宋朝建立后,依前代制度,设立宗正寺,为撰修、管理皇族谱牒的机构。《宋史》指...[继续阅读]

中国家谱史图志

第十二节 元代家谱呈过渡形态特征

    在中国家谱发展史上,宋代的家谱编修处于重要变革转型时期,到了明代,中国家谱的编修从体例、内容、种类乃至地区分布等都趋于完善成熟。处于宋代、明代之间的辽、金、元代,尤其是元代,其家谱编修呈现过渡形态的特征。元代编...[继续阅读]

中国家谱史图志

第一节 明代家谱数量大幅上升

    进入明代,编修家谱在数量上较之宋元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由于政府支持,大族兴起,印刷事业发展,加之文化名人如欧阳修、苏洵、朱熹、文天祥等带头编修家谱,因此私修家谱获得长足发展,数量亦非常可观。据《宋史·艺文志》...[继续阅读]

中国家谱史图志

第二节 朱元璋的“圣谕六言”

    翻开明代中后期的家谱,首先跃入眼帘的是很多家谱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圣谕六言”载入其中,并以特大号字置于家谱的突出位置。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国初期,即颁布谕旨:“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继续阅读]

中国家谱史图志

第三节 朱熹“三纲五常”伦理思想构成家谱灵魂

    翻阅有明一代的家谱,朱熹的伦理思想在家谱中占有重要地位。综观明代家谱体例内容,与此前相比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将朱熹“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载入谱序、族规、家法中,成为明代及后世编修家谱的根本指导思想。朱熹将北宋程...[继续阅读]

中国家谱史图志

第四节 体例规范

    进入明代,中国家谱的体例和内容比较完善、成熟并基本定型。清代、民国时期的家谱,在内容和体例上,只是明代家谱的延续。下面列举安徽徽州地区的明代、清代以及民国时期的一些家谱目录。《(安徽)新安毕氏族谱》[正德四年(...[继续阅读]

中国家谱史图志

第五节 祠堂、祠产

    在明代中期以后的很多家谱中,增加了“祠堂”“祠产”等内容,这些成为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家族来说“,立祠堂”“重祭祀”是家族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祠堂之设,所以尽追本返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实有家名分之首,开业...[继续阅读]

中国家谱史图志

第六节 内容扩展

    明代家谱不仅增加祠堂等内容,而且其他内容也有所扩充。宋元时期,家谱的体例、内容,主要有谱序、谱例、科第、恩荣、祖先考辨、世系图、世系录、传记、祖墓、支派、文翰等。到了明代,尤其明中期以后,家谱体例、内容增加很多...[继续阅读]

中国家谱史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