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 片 > 蓟县地质资料二次开发成果 > 列表
蓟县地质资料二次开发成果 共有 54 个词条内容

5.5 九山顶石英砂岩峰林景区

    “九山顶”为清顺治皇帝御赐,封为清东陵太祖山。主峰海拔1078.5m,是天津市最高峰。九山顶石英砂岩峰林景区位于蓟县北部下营镇常州村,北与河北省兴隆县相连。地处京、津、唐交会地带,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经津围公路、马...[继续阅读]

蓟县地质资料二次开发成果

5.6 梨木台石英砂岩峰林峡谷景区

    景区距蓟县城区30km,位于天津市最北端的蓟县下营镇,被称为“天津北极”。景区内峰林雄险,峡谷幽深,飞瀑长流,林海茫茫,藤萝攀缘缠绕,自然风光美轮美奂,有“天津神农架”“北方的热带雨林”之美誉。景区地质遗迹以石英砂岩峰...[继续阅读]

蓟县地质资料二次开发成果

5.7 八仙山石英砂岩峰林峡谷景区

    八仙山石英砂岩峰林峡谷景区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享有“北方的神农架”美誉,以峰奇、谷奇、石奇、云奇、水奇、林奇、花奇、鸟奇“八奇”而著称。区内峰峦叠翠,林海茫茫。该保护区的建立对于研究华北地区森林演替规律和...[继续阅读]

蓟县地质资料二次开发成果

5.8 黄崖关断崖地貌景区

    黄崖关是著名的津门十景中的“蓟北雄关”。关隘东有悬崖为屏,西以峭壁为依,其险要可见一斑。黄崖关长城集中了各种类型长城的建筑形式,与周围山岭的奇、险、秀融为一体。黄崖关断裂通过处形成深谷,两侧岩层形成陡峭的山峰...[继续阅读]

蓟县地质资料二次开发成果

5.9 九龙山碳酸盐岩峰丛景区

    该景区是由中元古界高于庄组灰质白云岩构成的碳酸盐岩峰丛地貌景观。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岩石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形成奇山、异石、怪木,尤其是树与石的博弈,栩栩如生。...[继续阅读]

蓟县地质资料二次开发成果

5.10 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

    该景区是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一处以地质构造遗迹为主的景区,是著名的“蓟县运动”的命名地。这里有丰富的地质构造遗迹,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资源,是进行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的好场所。...[继续阅读]

蓟县地质资料二次开发成果

6.1.1 蓟县机井分布图

    本图分乡镇反映蓟县目前阶段地下水开采井的分布状况,采用机井密度(即单位面积上机井数)及表格形式分乡镇表示。资料数据来源为蓟县地下水资源管理办公室编制的《天津市蓟县地下水监测年鉴(2011年)》。至2011年底,蓟县共有机电...[继续阅读]

蓟县地质资料二次开发成果

6.1.2 蓟县地下水监测点分布图

    蓟县地下水监测网点主要为地下水位监测点,部分为地下水质监测点。包括天津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长期观测点和蓟县水利局地下水资源管理办公室监测网点,所用资料截至2008年底。总共有监测点122眼,其中天津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继续阅读]

蓟县地质资料二次开发成果

6.1.3 蓟县平原区第Ⅰ含水组地下水位埋深及等水位线图

    本图依据2008年6月(丰水期)约20个第Ⅰ含水组地下水动态长观孔观测资料编绘而成。第I含水组地下水水位埋深及流场分布,主要受地形和开采的控制,等水位线反映了地下水流场状况。水位埋深有由北部山前平原向南部冲积平原逐渐变...[继续阅读]

蓟县地质资料二次开发成果

6.1.4 蓟县平原区第Ⅱ含水组地下水位埋深及等水位线图

    本图依据2008年6月(丰水期)约13个第Ⅱ含水组地下水动态长观孔观测资料编绘而成。蓟县平原区第Ⅱ含水组地下水位埋深及流场分布主要受含水层垂向及侧向补给、地下水开采量及地形地貌等因素综合决定。邻近山前平原地区及西部...[继续阅读]

蓟县地质资料二次开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