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医主诉诊疗 > 列表
中医主诉诊疗 共有 259 个词条内容

一、证素基本理论

    (一)证素的基本概念证素,即辨证的要素,包括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病位证素指辨证所要辨别的肝、心、脾、肺、肾等病位,病性证素是指辨证所要辨别的气虚、血瘀、痰、寒等病性。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的辨识而确定的病理本质,是构...[继续阅读]

中医主诉诊疗

二、证素辨证体系

    (一)辨证原理与思维规律中医辨证的原理是“司外揣内”,揭示辨证认识的科学原理,把握辨证的规律,有利于临床辨证水平的提高。病因等作用于人体后,人体与致病因素交争,产生病体反应,表现为有一定规律的症状或体征等,可统称为...[继续阅读]

中医主诉诊疗

一、病位证素的概念

    病位证素是在中医学脏腑生理病理功能理论指导下对临床证候所属病位本质的概括和抽象。病位证素是空间病理的定位,中医学病位证素除了解剖学上的重要脏器意义外,更重要的是突出病位所处的异常功能活动。《素问·至真要大论...[继续阅读]

中医主诉诊疗

二、病位证素的常见主症

    1.心神[脑]定义:是以神明之心(脑)的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失常为主要表现的病位本质概括。常见主症:神昏,谵语,突然昏仆,神志错乱、狂乱,神志痴呆、恍惚,失眠,多梦,健忘。2.心定义:是以心脏及其主血脉功能失常、舌体病变为主要表...[继续阅读]

中医主诉诊疗

一、病性证素的概念

    病性证素是在中医学病因病机理论指导下对临床证候所属病性本质的概括和抽象。有学者认为病性宜称病理,又有医家认为称病理则与现代医学病理相同,而中医病理不如其清楚,故应当回避病理概念。其实,病理者,病变之道理、原理也...[继续阅读]

中医主诉诊疗

二、病性证素的常见主症

    1.(外)风定义:是指风邪侵袭肤表、经络,外卫功能失常,表现出具有新起突发、变化快、游走不定等符合“风”性特征的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病性本质概括。常见主症:新起恶风寒,微发热,有汗出,或有鼻塞,喷嚏;或皮肤突起风团、风疹、出...[继续阅读]

中医主诉诊疗

一、证素组成的规范证名及其界定

    证名,是指证的名称。由病位、病性等证素所构成的诊断名称。如风寒束表证、肝胆湿热证、脾肾阳虚证等。“规范证名”是指辨证准确,证名规范的证型。临床上,患者的病情各异、表现多样,因而通过辨证所做出的证名诊断极为灵活...[继续阅读]

中医主诉诊疗

二、证素间的组合规律

    (一)病位证素之间组合规律1.通用病位证素《证素辨证学》目前的通用病位证素包括20项:心神[脑]、心、肺、脾、肝、肾、胃、胆、小肠、大肠、膀胱、胞宫、精室、胸膈[上焦]、少腹[下焦]、表、半表半里、经络、肌肤、筋骨[关节...[继续阅读]

中医主诉诊疗

一、症状按诊病辨证贡献度的分类

    病证由各种不同属性的症状构成,而不同属性症状具有不同诊病辨证意义。症状对不同疾病或证素的诊断意义,取决于其在相应疾病或证素中所具有的性质。基于此,《证素辨证学》将临床上的症分成必有症、特征[异]症、主症、常见症...[继续阅读]

中医主诉诊疗

二、主症与病证的关系

    (一)主症与病名1.中医主症名病的概况及其主要原因中医对疾病的命名常用主症(如咳嗽)、疾病属性(如中风、肺痨、肠痈)、时令(如疰夏)等。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教材列出...[继续阅读]

中医主诉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