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钟世镇临床解剖学--血管外科 > 列表
钟世镇临床解剖学--血管外科 共有 99 个词条内容

临床应用解剖

    肾动脉约平第1~2腰椎椎间盘高度起自腹主动脉,横行向外,到肾门附近分为前后两干,经肾门入肾,在肾内再分为肾段动脉,至各个肾段组织。肾动脉在入肾门之前发出肾上腺下动脉至肾上腺,在腺内与肾上腺上、中动脉吻合(图3-11)。图...[继续阅读]

钟世镇临床解剖学--血管外科

手术入路解剖

    (一)肾动脉的显露见P86肾动脉的显露。(二)肾动脉狭窄手术1.动脉内膜切除术用于动脉硬化性肾动脉开口部附近(肾动脉近1/3段)的狭窄。主动脉控制钳置于肠系膜上动脉平面以上,部分阻断主动脉,充分显露两侧肾动脉开口部。纵行切开...[继续阅读]

钟世镇临床解剖学--血管外科

临床应用解剖

    门静脉(portalv.)主干长6~8cm,直径1.0~1.2cm,它收集腹腔内消化器官及脾脏的血液进入肝脏,占肝脏血量的70%~75%。门静脉大多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和胰尾交界处的后方汇合而成。向右上方经下腔静脉前方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继续阅读]

钟世镇临床解剖学--血管外科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肠切除术

    经上中腹正中绕脐左侧或右侧旁正中切口进腹腔,有腹水时予以吸出并做培养。然后观察肠的受累范围及程度,明确是动脉供血障碍还是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常累及周围分支,肠梗死多是部分局限性,要切除所有坏死的肠...[继续阅读]

钟世镇临床解剖学--血管外科

临床应用解剖

    门静脉主干长6~8cm,血液来自肠系膜上、下静脉,脾静脉,胃左(冠状)静脉。门静脉至第1肝门处分为两支分别进入肝左、右叶。门静脉系统两端都是毛细血管。其内无静脉瓣膜。门静脉都与腔静脉系统之间存在广泛的侧支吻合(图3-17,...[继续阅读]

钟世镇临床解剖学--血管外科

手术解剖要点

    (一)脾肾分流术将脾静脉及部分门静脉系统的血液通过肾静脉流入下腔静脉,从而降低中心性或区域性门静脉系统的压力,减少腹水的发生和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机会。1.传统脾肾分流术(图3-20)取左上腹“L”形切口或左肋缘下斜切口。...[继续阅读]

钟世镇临床解剖学--血管外科

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1.诊断要点仅影像学发现左肾静脉受压而无临床症状则称为胡桃夹现象。只有当影像学发现并发临床症状如肉眼或镜下血尿、直立性蛋白尿、腰痛或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时才能诊断为NCS。2.治疗原则手术治疗解除左肾静脉的压迫,去除肾...[继续阅读]

钟世镇临床解剖学--血管外科

临床应用解剖

    肠系膜上动脉在腹腔干动脉稍下方,约平第1腰椎高度起自腹主动脉前壁,经胰头与胰体交界处后方下行,越过十二指肠水平部前面进入肠系膜根,向右髂窝方向走行,分出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空肠动脉、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继续阅读]

钟世镇临床解剖学--血管外科

手术解剖要点

    (一)左肾静脉移位术全麻,过伸仰卧位,经腹正中切口,游离十二指肠,切断Treitz韧带。注意Treitz韧带离断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的左肾静脉周围被很多纤维条索束缚,须完全松解、离断。暴露左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汇合处,分离...[继续阅读]

钟世镇临床解剖学--血管外科

主要参考文献

    [1]吕新生,韩明,张晓华,等.肝脏-门静脉高压症外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皮执民,杨林.肝脏-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3]梁发启.血管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夏穗生,杜竞辉.普通外科手...[继续阅读]

钟世镇临床解剖学--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