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临床容量治疗学 > 列表
临床容量治疗学 共有 219 个词条内容

二、动脉的选择

    受动脉穿刺目的、年龄及不同动脉特点等因素的影响,选择亦不相同。1.如只为单次穿刺取血以测血气分析之用,选择桡动脉、肱动脉及股动脉即可。2.需要动脉置管,则桡动脉、尺动脉、肱动脉、腋动脉、足背动脉及股动脉都可选用。...[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三、单次动脉穿刺技术

    操作步骤如下:1.用20~22号穿刺针,接5ml注射器。小儿可选更细的针。如穿刺取血样作血气分析,注射器须经抗凝处理;急用时,以每毫升0.9%氯化钠注射液含肝素4单位的液体2ml,装入注射器,反复抽吸数次,使针头、注射器栓、筒的表面涂满...[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四、动脉穿刺及置管

    若需连续测压、定时取血样,则应向动脉置管。现以桡动脉穿刺为例,说明如下:1.先作Allen试验,一般先选左手。Allen试验阴性,始可穿刺。2.穿刺侧上肢外展约60°。手掌向上;腕背垫一纱布卷或布卷,使腕部背屈60°左右,这样,桡动脉拉紧...[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五、两种穿刺方式

    作桡动脉穿刺,穿刺点及进针角度、穿刺针粗细等,都无不同;只是穿刺方式有异:1.一种是针尖直接进入动脉前壁,见血即认为针已经进入。穿刺时,针尖斜面应朝上,只要将针尖轻轻一突,即可进入血管,又因斜面迎向血流,见血较快。2.另一...[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六、血样抽取

    有两个问题,需注意:1.抽血用注射器内的肝素,如事先将涂于注射器内面的肝素液烤干,较少影响血气值。若直接应用肝素液,液量较大,即可产生影响。据观察,注射器内残存肝素液如为0.4ml,抽血2ml,此液将使血液稀释20%,则所测得的PaCO2将...[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七、桡动脉穿刺问题

    1.桡动脉的主要问题,是否有侧支循环。正常桡动脉,于手掌存在两个主要侧支,即所谓掌弓。掌弓有深浅两种。腕部这些动脉常有变异,例如不少人只有深掌弓,或者不存在尺动脉搏动;但可以肯定100%的人存在桡动脉搏动。正因为这些原...[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八、尺动脉穿刺

    一般较少应用。这是因为:尺动脉较桡动脉细小、深在,因此穿刺困难;其次,它与尺神经相邻,易被伤及;此外,约3.4%的人体不能触得尺动脉搏动。只有在其他外周动脉无法应用时,才予试穿。穿刺要点:1.手背屈,使尺动脉接近体表。2.触得...[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九、肱动脉穿刺

    应用不如桡动脉、股动脉为多。1.解剖上,肱动脉由腋动脉延续而成,行至桡骨头邻近,分支成桡动脉和尺动脉。与穿刺及置管有关的解剖特点,是:(1)肱动脉较少侧支,故长时置管时,应尽量选用血管的远端。(2)在肱动脉内侧,伴行正中神经...[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十、腋动脉穿刺与置管

    应用较少,这是因为穿刺困难,穿刺部位亦不如桡动脉或股动脉的浅表、易于操作。其优点为安全,导管可以长期留置。操作特点:1.腋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延续而来。行至腋窝,则介于胸大肌与二头肌之间,伸手入腋窝就能在此触得它的搏动...[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十一、足背动脉穿刺

    胫前动脉向下延续,就成足背动脉,它在踝关节前,位于踝骨与第一跖骨间隙末端两端之间的1/2处。足背动脉能触得的搏动,在第一、二跖骨之间,正好位于足背中部。穿刺点,应在搏动最明显之处。足背动脉血压较上肢高0.667~267kPa(5~...[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