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临床容量治疗学 > 列表
临床容量治疗学 共有 219 个词条内容

一、特殊途径的给药

    麻醉或危重病人,急需给药;或有些药物只有口服剂型而无注射制剂,此时给药可经特殊途径,同样可快速起效。这几种为数不多的药物有:1.硝苯地平(心痛定):以片剂较为普及,静脉注输用的硝苯地平较少。急用时,可将10mg硝苯地平加0.9...[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二、气管内给药

    到目前为止,气管内给药还只限于:①有限的几种药物。②紧急情况,包括心肺脑复苏时的给药。(一)效果问题不少学者曾就气管、静脉及心内注入三种不同给药途径进行起效时间及效果进行动物实验对比,以犬心肺复苏后应用肾上腺素...[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一、S-G双腔与三腔导管

    20世纪70年代初Swan-Ganz首先介绍了中心静脉双腔导管置管术,即在主管腔的侧壁上有一个平行的小腔,主腔开口在管端,供测压和采取血标本,小腔通过小侧孔与包绕管端、离管口约1~2mm的乳胶套囊相通,在尾端与小腔连接的塑料接头带有...[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二、S-G导管置管术

    置管前首先连接好换能器、测压仪和各种导管,并对换能器进行测试,调整零点并校正。备好除颤器和必要的急救药物。插管时要保持严格无菌操作,铺消毒巾的范围适当大些,以避免插入长而盘曲的导管时发生污染。可选肘部贵要静脉...[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第一节 与容量治疗相关名词解释

    (1)电解质液凡在水溶剂中电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溶质(如NaCl),称为电解质,由水与电解质以水化离子状态形成的溶液,称为电解质液。(2)非电解质液凡在水溶剂中能形成水分子壳而仍保持分子状态的溶质(如葡萄糖),称为非电解质,由水...[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一、维持输液剂

    此输液剂是满足禁食或不能进食病人每日对水、电解质与供能物质部分需求量配制的,单纯输入这种制剂基本能满足病人对水、电解质与供能物质的部分需求。用于成人的维持输液剂是以1/30.9%NaCl液为基础,加入适量乳酸钠及葡萄糖配...[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二、补充输液剂

    补充输液剂是根据机体欠缺情况研制出的输液剂,它不仅能补充机体各腔隙容量欠缺、有针对性的补充各种成分欠缺、所需供能物质欠缺,还能补充机体生存与发育需要的各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因此补充输液剂包括的范围较广,现分...[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三、渗透压输液剂

    输入高渗溶液后,由于血液与间质液、细胞内液之间形成渗透浓度梯度,遂将间质与胞内水分吸入血管中,通过利尿作用将体液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颅内压作用。临床常用的渗透压利尿剂有20%甘露醇溶液及10%甘油、5%果糖、0.9%氯化钠...[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一、单一电解质输液剂

    (1)钠输液剂低浓度盐水在补充电解质的同时可补给水分以治疗高张性脱水,通常滴入速度为250~400ml/h(Na+20~30mmol/h),最快滴速为500ml/h(Na+38.5mmol/h)速度滴入。0.9%氯化钠溶液适用于补充细胞外液缺乏,通常输入速度为100~200ml/h(Na+15~30m...[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

二、复方电解质输液剂

    复方电质输液剂有林格液,乳酸钠林格液,复方电解质葡萄糖R4A、R4B、R2A、M3A、M3B、MG3注射液等,它们含钾浓度最大为20~25mmol/L,因此,以250~400ml/h的速度输入为安全。如果在这些输液剂中加入葡萄糖形成高张液,滴注速度控制在100ml/h以...[继续阅读]

临床容量治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