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眼科手术操作技巧 > 列表
眼科手术操作技巧 共有 734 个词条内容

一、目的

    通过术后调整眼位以达到斜视手术的最佳效果。...[继续阅读]

眼科手术操作技巧

二、适应证

    我们始终认为,对直肌手术能合作的成人应考虑采用调整缝线术。基于我们的经验,10岁左右儿童也可以使用该技术。总体来说,同年龄段的女孩较男孩更能配合调整缝线的操作。调整缝线技术特别适用于术后眼位难以预计的病例。以下...[继续阅读]

眼科手术操作技巧

四、手术方法

    调整缝线术的缝线方法有多种,但总体分滑结和调整环技术两种。我们通常采用滑结技术(半蝴蝶结),因为该方法并发症相对较少,若术后眼位满意不需调整则可以打成死结。一般而言,调整缝线术主要用于肌肉后徙术,因为将肌肉前移较...[继续阅读]

眼科手术操作技巧

五、术后调整

    术后调整缝线时,患者应完全清醒、舒适、并能配合术者操作。多数术者主张在术后6~24小时进行调整,如果患者术前未使用局部麻醉且患者已从全身麻醉中完全复苏,患者能注视调节视标,术后1~2个小时同样可以调整。如果术后48小时...[继续阅读]

眼科手术操作技巧

拓展阅读

    BiglanAW,DavisJS,DayR,etal.Prospectiveinvestigationoftheeffectivenessofintraoperativeadjustablesuturesforcorrectionofstrabismus.TransAmOphthalmolSoc1994;92:325-347.BuffennAN.Adjustablesutureuseinstrabismussurgery.CurrOpinOphthalmol2005;16(5):294-297.Fells...[继续阅读]

眼科手术操作技巧

一、常规直肌手术后再次手术

    直肌手术后再次手术最为常见的病例主要是儿童内斜视手术后发生连续性外斜视以及集合过强型内斜视行内直肌后徙术后出现残余内斜视。(一)手术技巧再次手术较首次手术对手术技巧的要求更高,但若能遵循下列原则,再次手术的相...[继续阅读]

眼科手术操作技巧

二、肌肉滑脱、丢失和误断

    由于术中分离、勾取肌肉或缝合等环节处理不当常导致肌肉滑脱、断裂和丢失。肌肉误断通常发生在盲勾肌肉时,尤其下斜肌手术常误断外直肌和下直肌。鼻窦手术也常有误伤肌肉的报道(通常内直肌)。由于内直肌与邻近组织无肌间...[继续阅读]

眼科手术操作技巧

拓展阅读

    GoldbergRA.Istherealostrectusmuscleinstrabismussurgery?AmJOphthalmol2001;132(1):101-103.MacEwenCJ,LeeJP,FellsP.Aetiologyandmanagementofthedetachedrectusmuscle.BrJOphthalmol1992;76:131-136.ParksMM.Slipped,disinsertedorsevered,andlostmuscles.In:RosenbaumAL,...[继续阅读]

眼科手术操作技巧

一、水平直肌转位手术

    (一)目的改变眼球上转和下转时水平直肌的作用力。当眼球向肌肉转位后新附着点相反方向运动时水平直肌作用力增加。比如,采用双外直肌后徙合并附着点上移治疗外斜视V征,当眼球下转时,外直肌作用力增大;眼球上转时,外直肌作用...[继续阅读]

眼科手术操作技巧

二、直肌部分/完全麻痹手术

    (一)目的通过改变直肌附着点的位置改变肌肉作用方向。(二)适应证展神经完全麻痹转位的目的在于改善原在位内斜视,但即便同时行内直肌肉毒素治疗(最终行内直肌后徙术),眼球外展同样难以过中线。双上转肌麻痹滑车神经麻痹致大...[继续阅读]

眼科手术操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