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机制
Ph染色体是慢性髓系白血病特征性改变,由22号染色体的长臂与9号染色体的短臂相互易位的结果,即t(9;22)(q34;q11)。97.5%的Ph(+)CML具有典型的t(9;22)易位,其余以变异Ph易位形式出现。易位的结果是形成BCR-ABL融合基因,产生BCR-ABL蛋白,有证据提示BCR-ABL蛋白可能直接产于白血病的形成。
临床表现
CML起病缓慢,其自然病程包括无症状期、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症状多为非特异性,逐渐加重。绝大多数患者起病时处于慢性期,患者可因造血过剩的症状和体征就诊,如易疲倦、乏力、食欲缺乏、低热、多汗、体重减轻、上腹部不适及脾大。偶见出血、栓塞、白血病细胞增多所致的症状。10%~30%的患者在出现症状前因定期体检而发现,起病时即处于加速期或急变期的患者各占10%左右。
1.脾大
肿大程度不一,与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的水平有关;40%~70%的患者初诊时脾脏在肋下10cm左右,通常无触痛。加速期有与白细胞不成比例的脾脏迅速肿大伴压痛。
2.发热、贫血和出血
由于肿瘤负荷增加,可出现畏热、消瘦和盗汗等高代谢综合征。早期因白细胞计数高而少有感染,明显的贫血及出血多在急变期出现。
3.白细胞淤滞综合征
较少见,当白细胞计数极度增高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脏器梗死、眼底静脉扩张、视乳头水肿、眼底出血等表现。
4.其他
胸骨压痛较常见,进展期时胸骨压痛明显,可出现骨痛;细胞破坏、血尿酸升高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少见有皮肤浸润,进展期多见。
检查
1.血象
外周血中白细胞升高是主要的特征,通常高于25×109/L,少数患者在100×109/L以上。确诊时红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轻度变化,随病情进展呈现轻度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多。大约50%患者就诊时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在慢性期可逐渐升高。外周血原始粒细胞≤5%~10%,加速期外周血原始粒细胞为10%~19%,急变期外周血原始细胞≥20%或者是外周血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30%。
2.骨髓涂片
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红系增生受抑,粒:红可达(10~30):1,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加,半数患者骨髓内网状纤维增生,部分可发生骨髓纤维化。慢性期骨髓原始粒细胞≤10%,加速期原始粒细胞10%~19%,急变期骨髓原始粒细胞≥20%或者骨髓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0%。
3.祖细胞集落培养
慢性期骨髓和外周血粒系、巨核系、嗜酸粒系集落形成增加;进入加速期和急变期后祖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减弱,集簇增加。
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90%以上患者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降低或缺失。
5.细胞遗传学检测
90%以上的慢粒患者可发现Ph染色体、t(9;22)(q34;q11),是慢粒的标记染色体。
6.分子生物学
使用反转录PCR可以检测出BCR-ABL融合基因。
诊断
根据典型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及分类异常、脾大伴有Ph染色体或其变异核型以及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即可做出诊断,同时应结合体征、化验进行临床分期。
治疗
1.慢性期治疗
(1)药物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干扰素、白消安等。
(2)造血干细胞移植。
(3)白细胞单采。
(4)放射治疗。
(5)脾切除。
2.加速期和急变期治疗
一旦进入此期应按急性白血病治疗,但缓解率低。
预后
既往慢粒预后较差,中位数生存期为39~47个月,5年生存率为25%~35%。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原幼细胞比例、肝脾大小和嗜酸及嗜碱性粒细胞计数与慢性期长短及预后相关,通过这些预后指标预示治疗的反应性和生存时间,且可决定采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治疗时机。由于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的广泛使用,CML的预后已经大为改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伊马替尼6年的总体生存率为88%。目前已有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达萨替尼、尼罗替尼等,有可能进一步改善CML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