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呆是痴,不灵敏,目瞪口呆,滞是不通,遗落,呆痴不灵敏,不流通遗落在某一部位,没有表情就是呆滞,一般发生在面或其他部位反应的迟钝病症,也可称之为呆滞病。
“人以为呆滞病,不必治也。”此语出自《杂病要》。又称痴病、痴呆证。指因气郁生疾,积于胸中,久而伤胃,疾于心窍,胃气衰败,所致终日默默不言语,不思不食,忽歌忽笑,忽愁忽哭,与之美食则不受,与之粪秽则无辞,有时睡数日不醒,有时坐数日不眠等神志异常之病症,与郁病有关。最易表现症状的部位是面部,大概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抑郁性精神病。
《黄帝内经》虽无呆滞、郁之病名,但有关于五气之郁的论述。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并有较多关于情志、情绪、情怀、情结致郁的论述,如《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行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灵枢·本神》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素问·本病论》说:“人忧愁思虑即伤心”“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也。”《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证并治》记载了属于郁证的脏躁及梅核气等多种病证,并观察到这种病证多发于女性,多发生在自幼生活安逸,没受过刺激、冲击、打击等之人。《诸病源侯论·结气侯》说:“结气病者,忧思所生也,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结于内。”郁为七情致病主要原因,结合中医古经典和现代社会的认识,呆滞(痴)基本要素可归纳为如下几个字:郁、结、舒、不畅、不通。
病因
当今呆滞(痴)发病率在逐年增多,但与其他疾病比较,相对单纯。
1.情志、情结失调
人的情志在正常情况下是七情,不同心理环境,不同情志的过于变化便是七邪,如刺激过大,超过机体自身协调能力,导致情志失调,尤以忧、恼、怒最易致此病,若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失疏泄,而致肝气郁结。气郁日久化火,则为火郁,气滞血瘀则为血郁,谋虑不遂,忧思过度,久郁伤脾,脾失健运,食滞不消而藴湿、生痰、化热等,则又可成为食滞、食郁、湿郁、痰郁、热郁。
2.体质差异
天生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地生万物,人在其中,父母禀赋不同,体质各有差异,强、壮、衰、弱、钝、迟等,还有抗、耐、接受能力不同,复而情志、情绪、情结,心结负压,导致情志,情绪失控,情结、心结更加失调,肝郁抑脾,饮食渐减,生化匮乏,日久必气血两虚,肝脾失调,失养或虚火暗耗营血,阴虚火旺,心病及肾,而致水火不济、心肾不交。《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说:“诸郁病也,其源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久郁之病生也。”
病机转归
郁证之因主要为七情所伤,情志不遂,情绪亦乱,情结不散,郁怒伤肝,导致肝气郁结而为病,故病位主要在肝,但可累及心、肾、脾。肝喜条达而主疏泄,长期肝郁不散化,情怀不畅,情志不遂,情欲不达,情绪继乱,肝气失于疏泄,可引起五脏气血失调,肝气郁结,横逆肋胀,乘土侮火,涉及其他脏器,使生化无源,运营输送失常,一虚俱虚,心神不宁,表情淡,志不全,亦是而致呆滞(痴)。
由于呆滞(痴)始于肝气条达,疏泄失常,故以气郁不畅为先,气郁则湿邪不化,湿郁炼为痰,而致疾气互结,日久累及气血而致气郁血郁,经转化不同,或热、或火、或瘀,最终或呆、或痴、或癫、或狂等证。
病理性质初期多实,日久失治、误治、贻治,多为虚或虚实夹杂,此病以气、血、痰、火、食滞邪实为主,但病延日久则易由实转虚,或由郁化火而导致阴虚火旺、心肾阴虚之证,或因土伤,气血生化不足,心神失养,而导致心脾两虚之证。
本病治疗得宜,效果一般良好,但必须时常重视情志、情绪、情结、情欲的调理,尽量避免精神刺激,情绪冲动,情结不畅,情欲过高,防其病情反复波动,迁延难测,其重点脏器是心、肝、肾,以养心、疏肝、补肾为其治疗要点。
检查
1.望诊:包括患者神、色、形、态的全身望诊,头面部、五官、颈项躯体、皮肤的局部望诊,舌质与舌苔变化的望舌,必要时进行排出物和小儿指纹的望诊。
2.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
3.问诊:包括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饮食口味、问睡眠、问二便等,必要时进行小儿和妇女的问诊。
4.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诊察方法。
辨证施治
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证,临床上多为虚实夹杂。虚为髓海失养、心睥不足、肝肾亏虚,实为气滞、痰浊、瘀血诸邪蒙蔽清窍。虚证者应补虚扶正、充髓养脑为主,实证者应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为主。此外,在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精神调摄、智能训练和看护。
1.髓海不足
证候: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下降,神情呆钝,语不达意,头晕耳鸣,懈惰嗜卧,腰酸腿软,步履艰难,动作笨拙,齿枯发焦,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证候分析: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亏虚,髓减脑消,脑神失养,则智力减退,呆钝懈惰;肾督虚劳,则腰酸腿软,步履艰难。精血不能荣养齿发,则齿枯发焦。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均为髓海亏虚之象。
治法:补肾填精,益髓养神。
方药:七福饮(熟地、当归、人参、白术、炎甘草、远志、酸枣仁)加减。如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肝肾阴虚症状明显,可予杞菊地黄丸加减。如言行不经、心烦失眠、舌红少苔等肾阴不足、水不制火症状明显,可用知柏地黄丸加石菖蒲、莲子心、丹参等清心开窍。
2.脾肾亏虚
证候: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记忆减退,失认失算,口齿不清,词不达意,腰膝酸软,肌肉萎缩,食少纳呆,气短懒言,口涎外溢或四肢不温,腹痛喜按,鸡鸣泄泻,舌淡白,舌体胖大,苔白或舌红苔少或无苔,脉沉细弱,双尺尤甚。
证候分析:脾肾不足,气血生化无权,肾精藏用不足,髓海失其所养,脑神失其所用,遂见呆滞、沉默、失忆、失语等症。肾精虚损,肾阳温煦不足,则腰膝酸软,腹痛喜按,五更泄泻。脾虚运化无力,则食少纳呆,肌肉萎缩,生化气血不足,则气短懒言,口涎不禁,四肢不温。舌淡白,体胖大,苔白或舌红苔少或无苔,脉沉细弱尺甚,俱乃脾肾亏虚之征。
治法: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方药:还少丹(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肉苁蓉、巴戟天、小茴香、党参、杜仲、怀牛膝、楮实子、茯苓、山药、大枣、石菖蒲、远志、五味子)加减。痴呆日久、阴阳两虚,症见呆钝懒动、喃喃自语、消瘦痿弱、耳鸣耳聋、二便失禁、昼夜颠倒等,可予左归丸合右归丸。
3.痰浊蒙窍
证候:表情呆钝,智力衰退,迷路误事,亲疏不辨,或哭笑无常,喃喃自语,或终日无语,呆若木鸡,不思饮食,脘腹胀痛,痞满不适,口多涎沫,头重如裹,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证候分析:饮食不节等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蒙清窍,阻滞气机,脑神不明,则见呆钝愚笨,七情失常,头重如裹。痰湿困脾,则见腹胀痞满,不思饮食。舌质淡,苔白腻,脉滑,皆为痰浊壅盛之象。
治法:豁痰开窍,健脾化浊。
方药:涤痰汤(制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竹茹、制南星、石菖蒲、人参、生姜)加减。痰浊化热,症见口苦咽干、痰黄稠、舌红苔黄腻,可易制南星为胆南星,加用竹沥、瓜蒌、栀子等清热化痰之品。
4.瘀阻脑络
证候:表情迟钝,言语不利,善忘,易惊恐,或思维异常,行为古怪,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双目晦暗,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证候分析:外伤或内病,导致瘀血阻滞经络,脑脉痹阻,脑气与脏气不得相接,神失所养,则见迟钝健忘,乖僻古怪,言语不利。气血不荣于外,则肌肤甲错,双目晦暗。瘀血停滞,津不上承,则口干而不欲饮。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均系瘀血阻滞之征。
治法:活血化瘀,开窍醒脑。
方药:通窍活血汤(桃仁、红花、赤芍、川芎、麝香、老葱、生姜、大枣、黄酒)加减。如日久见乏力倦怠、眩晕、气短等气虚症状者,可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病久入络,可酌加蜈蚣、水蛭、地龙、全蝎、僵蚕等虫类药以破血逐瘀,搜风剔络。
5.热毒内盛
证候:迷蒙昏睡,不识人物,或神呆遗尿,二便失禁,或大便干结,或躁扰不宁,谵语妄言,或急躁易怒,心烦焦虑,头晕失眠,口苦口干,目赤溲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邪毒内蕴,郁而化热,热毒扰乱元神,神机失守,则见迷蒙昏睡,不识人物,或神呆遗尿,二便失禁,或躁扰不宁,谵语妄言,头晕失眠。心肝火炽,气机逆乱,则急躁易怒,心烦焦虑,口苦目赤。火热伤津,则口干,溲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均系热毒内盛之象。
治法:清热泻火,定志安神。
方药:黄连解毒汤(黄连、黄柏、黄芩、栀子〉加减。如见便秘、腹满,甚则狂越,可加大黄、生地黄、丹皮。如见神迷躁扰、谵语或口齿不清,舌红绛,为痰迷热闭,可加郁金、石菖蒲,或合用至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