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疑病性神经症
疾病

概述

臆想症又称为疑病性神经症、疑病症,是一类表现为对自身的健康状态过分关注,深信自己患了某种躯体或精神疾病,经常诉述某些不适,但与实际健康情况并不符合的病理状态。患者常各处求医,迫切要求治疗;医生对疾病的解释往往不能消除患者固有的成见。对身体畸形(虽然证据不足甚至毫无根据)的疑虑或先占观念也属于本症。

病因

与遗传、心理社会、器质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过分关注,认为自己患了某种躯体障碍,主诉与症状可只限于某一部位、器官或系统,也可涉及全身。症状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患者对症状的感知极为具体,描述鲜明、逼真,表现为定位清楚的病感,有点患者则体验到定位不清楚的病感,性质模糊,难以言表。疼痛也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其次是躯体症状,可涉及许多不同器官,表现多样,虽查无证据,仍反复求医,反复检查,或者做各种矫形手术,但术后症状依旧。

检查

一般体检及神经系统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状腺激素等常规化验,B超、CT、MRI等检查,了解有无躯体疾病,精神心理学检查。

诊断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并至少又以下1项:
①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对称。
②对健康状况,如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做出疑病性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③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
3.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4.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5.排除躯体化障碍、其他神经性障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

治疗

以精神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
1.精神治疗
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在耐心倾听患者陈述与仔细检查之后,以事实说明所疑疾病缺乏根据,切忌潦草检查与简单解释。如配合其他治疗,疗效可能更好。对暗示性较高的患者,在支持性心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催眠暗示可能获良效。此外,还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中医心理治疗(TIP技术)等。
2.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与抗抑郁药可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难治的病例可以使用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利培酮奥氮平等;可适当给予镇痛药、镇静药对症处理。

预后

病程长短不一,长者可迁延数月或数年,预后较差。起病急、有明显诱因及得到及时治疗者,预后较好。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