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指感觉寒冷的同时伴有全身不由自主的颤抖的表现。见《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形寒作颤抖状。体内寒盛多见此证,亦可由热郁所致,多为邪正剧烈交争,相持不下,是恶寒的严重表现。在诸热病中,疟疾“先寒后热”之寒,多表现为寒战。
现代医学认为寒战是体温调节功能异常引发的肌肉颤抖。机体引起发热时,全身发冷、起鸡皮疙瘩和颤抖,即肌肉不自主活动,此称为恶寒战栗,简称寒战。寒战是高热的先声,寒战期间,体温已有升高;在发热不高的前期,有时病人仅有全身发冷感,而无战栗,称为发冷。二者在程度上不同,但可反映发热性疾病在性质方面的区别。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急性肾盂肾炎、脓胸、肺脓肿、丹毒等急性细菌性感染疾病,表现为先寒战后高热,继而出现各种疾病本身特有的症状。此外,惊恐或精神上受到打击,贫血、低血压、营养不良、身体衰弱、年老等,也可能成为寒战的原因。
病因
因暴感寒邪,或心火热甚,阳气被遏所致。体内寒盛多见此证,亦可由热郁所致。见于外感热病、疟疾、暴受寒冷、饮酒、恐惧等情况。《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战栗动摇,火之象也。”此由心火热甚,亢极而战,表现为先战栗而后高热,发作有时。寒战见于热病,乃因里热炽盛,阳气不得发越所致。
临床表现
自觉寒冷的同时,全身不自主地颤抖。
辨证施治
由于导致寒战的病因、病证不能一一列举,此处仅以疟疾的辩证施治为例。
1.热毒内陷证(热瘴)
证候:寒战壮热,烦躁口渴,面红目赤,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神昏谵语,或四肢抽搐,或皮肤黄染,小便短赤或色黑,舌绛苔焦黑,脉洪或弦数。治则:清热解毒截疟。主方:清瘴汤加减,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2.寒毒内闭证(冷瘴)
证候:寒战较甚而热微,嗜睡,胸闷呕吐,或神昏不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苔白厚,脉沉细。治则:温阳散寒、辟秽化浊。主方:不换金正气散加减,送服玉枢丹或苏合香丸。
针灸疗法
1.宣通阳气,祛邪解表
主穴大椎、陶道,配穴后溪、间使。大椎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可宣通诸阳之气而祛邪,为治疟要穴。陶道为督脉之穴,主治疟疾热病、头痛等。后溪是太阳经的输穴通于督脉,能宣发太阳与督脉之气祛邪外出。间使属于厥阴经,为治疟的验方效穴。四穴同用,可奏通阳祛邪之效。
若热盛,用三棱针点刺商阳、关冲之穴,商阳为手阳明经井穴,关冲为手少阳经井穴,点刺出血,以清泄热邪。耳针取脑、屏间、下屏尖、肝、脾。在发作前1~2小时针刺,留针20~30分钟,连续针3天。
2.平肝息风,清热豁痰
取穴水沟、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针刺或三棱针点刺放血。取十二井穴或水沟,点刺放血,有开闭泄热、醒脑开窍的作用;泻太冲以平肝息风;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的别络穴,以宣通脾胃二经之气机,蠲化浊痰。劳宫泻之以清心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