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支原体肺炎
疾病

概述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的急性炎症,常同时伴发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或各种原因引起肺炎的10%。秋冬季节发病较多,但季节性差异并不显著。

病因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兼性厌氧、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口、鼻分泌物而感染,引起呼吸道感染散发或小流行。支原体肺炎以儿童及青年人居多,婴儿亦有感染本病的可能。发病前2~3天直至病愈数周,皆可在呼吸道分泌物中发现肺炎支原体。病原体通常存在于纤毛上皮之间,不侵入肺实质,通过细胞膜上神经氨酸受体位点,吸附于宿主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抑制纤毛活动与破坏上皮细胞。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可能与患者对病原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有关。

临床表现

一般起病较缓慢,潜伏期2~3周。症状主要为乏力、咽痛、头痛、咳嗽、发热、食欲不振、腹泻肌痛耳痛等。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咳少量黏液痰。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恢复正常后可能仍有咳嗽。偶有胸骨后疼痛。肺外表现更为常见,如皮炎斑丘疹多形红斑)等。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儿童偶可并发鼓膜炎或中耳炎,颈淋巴结肿大。胸部体检与肺部病变程度常不相称,可无明显体征。

检查

1.影像学
X线检查显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病变常经3~4周后自行消散。部分患者出现少量胸腔积液
2.血白细胞
总数正常或略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3.病原学检查
起病2周后,约2/3的患者冷凝集试验阳性,滴度1:32,如果滴度逐步升高,更有诊断价值。如血清支原体IgM抗体1:64,或恢复期抗体滴度有4倍增高,可进一步确诊。直接检测呼吸道标本中肺炎支原体抗原,可用于临床早期快速诊断。单克隆抗体免疫印迹法、核酸杂交技术及PCR技术等具有高效、特异而敏感等优点。

诊断

需综合临床症状、X线表现及病原学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培养分离出肺炎支原体虽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但其检出率较低,技术条件要求高,所需时间长。血清学试验有一定参考价值,尤其血清抗体有4倍增高者。

鉴别诊断

1.本病应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衣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等鉴别,当典型接触史不能确定时,由于这几种病原体引起的肺炎临床特点、X线检查相似,可通过病原体和血清学试验相鉴别。
2.本病还应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肺浸润相鉴别,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正常,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肺浸润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加。

治疗

1.早期使用适当抗生素可减轻症状及缩短病程。本病有自限性,多数病例不经治疗可自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首选,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对大环内酯不敏感者则可选用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四环素类也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疗程一般2~3周。因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无效。
2.对剧烈呛咳者,应适当给予镇咳药。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