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婴儿期是指0~1岁的宝宝。这一阶段是婴儿脱离母体后转为独立生活的起始部,也是人生中第一生长发育高峰。在此阶段,宝宝须历经个体本身解剖、生理上的巨大变化来逐步适应外界环境,同时其快速生长带来的过高能量与营养需求对婴儿尚未发育完善的各器官功能也存在莫大的挑战,因此父母亲及照顾者必须对宝宝此期生长发育与心理特点有所了解,针对性地做好护理,才能促进孩子心身健康的全面发展。
健全人格最初模式
1.婴儿期心理发展特点
婴儿期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是信任感的建立,而信任感则是发展健全人格最初且最重要的因素。婴儿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通过母亲或照顾者来获得自己的需要。良好的照顾,愉快的感觉,婴儿对父母的信任感就得以正常建立,这也是婴儿对外界和他人产生信任感的来源。信任感发展的结果是乐观的,孩子对环境和将来就有信心,反之,如果感受到的是危险、痛苦和无人爱抚,便会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婴儿会把对外界的恐惧和怀疑情绪带到他以后的成长阶段。
2.护理对策
(1)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不但营养成分特别符合婴儿的需要,而且母乳喂养过程中婴儿通过频繁地与母亲皮肤接触获得亲近感,同时也从母亲的抚摸与温馨的话语中获得了最大的安全感,每一次的吸吮可谓是身心全方位满足。
(2)做好婴儿抚触 婴儿抚触是父母通过婴儿的皮肤传递爱的又一种方式。时间一般要安排在婴儿不饥饿、不烦躁、状态好乐于交流时,以吃奶后1小时左右为佳。抚触中母亲要用温柔的眼神和亲切的语言与婴儿交流,全程中手指不离开婴儿,使婴儿始终处于安静愉悦的状态,以接受到母亲爱的信息。
合理喂养
1岁以内的婴儿乳类是主要的营养来源,而母乳则是喂哺的最好食品,其质与量在出生的6个月以内均能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及需要而变化,以满足其需求,同时母乳中还含有抗体,能增加婴儿抗病力,故世界卫生组织强力推荐母乳喂养。当母乳不足或母亲患病时,可选用配方乳喂养。4~6个月以上婴儿活动增加,营养要求多元化,乳类不能完全满足其生长需要,而此时其胃肠道功能却并不完善,对乳类以外的食物消化吸收能力差,当辅食添加无序时,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与营养障碍性疾病,因此父母亲应按原则正确地添加辅食,添加过程中密切观察婴儿的睡眠与大便变化,睡眠与大便均正常说明添加恰当。
日常生活护理
1.清洁卫生
养成每日早、晚给婴儿洗脸、洗脚和会阴部的良好习惯,勤换衣裤,根据季节每日或隔日沐浴,注意保持皮肤皱褶处的清洁与干燥。婴儿头部前囟处易形成鳞状污垢,不可强行剥离,可涂植物油,待24小时后再用沐浴露和温水清洗干净。
2.衣着要求
婴儿的衣服宜选用棉质易吸汗布料,尽量不用纽扣,宜用带子,要式样简单、宽松而少有接缝,便于穿脱及四肢活动。
3.牙齿保健
婴儿在4~10个月时乳牙开始萌出,为减轻婴儿不适感,可提供一些较硬的饼干、烤面包片等食物咀嚼,家长每天须用湿润的纱布擦洗齿龈和乳牙一次。为预防蛀牙发生,须避免婴儿养成含着奶头睡觉的习惯。
4.大小便训练
婴儿3个月后即可把尿,会坐后可以坐便盆练习大小便,每次3~5分钟,婴儿坐盆时不要分散其注意力。6个月开始白天不用尿布,夜间按时叫醒小便,逐渐训练晚上也不用尿布。待婴儿大便次数减少到每日1~2次时,开始训练定时排大便。
5.睡眠护理
良好的睡眠是婴儿健康的保证。1个月时婴儿需要18~20小时睡眠,3~4个月时约15~18小时,1岁时约需12~14小时。随着孩子月龄的增加,需要逐步养成以夜间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睡眠时不需要过分安静,但光线应柔和、稍暗。睡前避免兴奋,保持身体干净舒适,可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不拍、不摇,否则醒来后不易再次入睡。体位最好安排在侧卧,以防止吐奶窒息。侧位时前胸后背给予支撑固定,并注意两侧经常更换,以预防体位改变引起的口鼻阻塞及头部变形。
6.活动促进
1岁以内的婴儿大致在1个月便能抬头,5个月能翻身,6个月能独坐,8个月可用双上肢向前爬,9个月自己扶物站立,并逐渐发展到独立站与走。在精细动作上婴儿大致在3个月时可有意识取物,6个月可单手抓物,出现换手动作,9个月可用拇、食指取物,1岁时可学会用匙。为了促进孩子动作发育,父母应为孩子提供运动空间和机会,2个月可开始练习空腹俯卧,培养其抬头以扩大视野;3~6个月应用玩具练习抓握与翻身;7~9个月用其感兴趣的玩具引逗其爬行,同时练习婴儿站立、坐下和迈步;10~12个月和孩子玩简单游戏,如“躲猫猫”,鼓励学走路。
预防疾病
1.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岁以内婴儿生长发育快,维生素D需求增加,容易引起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于皮肤光照合成,因此家长应每天带孩子到户外进行活动。新生儿期不宜外出时可抱至自家阳台晒太阳,注意开窗,避免玻璃对紫外线的阻挡。由于天然食物与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少,婴儿出生后须在专业人员指导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
2.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
维生素K不易通过胎盘,新生儿出生后体内贮备少,而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也低,故母乳喂养的婴儿易引起维生素K的缺乏。维生素K缺乏可以导致体内凝血因子缺乏,引起身体的出血,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如肠道、脐部等,最严重的是颅内出血,及时补充维生素K是预防的最好途径。因此婴儿出生后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维生素K的肌注。
3.预防传染性疾病
计划免疫是增强婴儿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1岁内必须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的接种。具体接种程序须与当地正规预防接种部门联系,并在接种后按照专业人员指导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以保证孩子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