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黏液便
症状

概述

黏液便(mucous stool)可在急性痢疾中出现,亦可在慢性肠炎、慢性菌痢、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中出现。治疗应针对病因,对症治疗。

病因

正常粪便中的少量黏液,困与粪便均匀混合不易察觉,若有肉眼可见的黏液,说明其量增多。黏液便可在急性痢疾中出现,亦可在慢性肠炎、慢性菌痢、肠易激综合征、结直肠息肉、其他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如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小儿腹泻婴幼儿腹泻,感染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等。

鉴别诊断

1.大便鲜红呈糊状
可能患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这是由于进食不洁净的食物。
2.大便表面附着鲜红的血滴
不与大便混杂。常见于内痔外痔和肛门裂。如果有血液附在大便表面,而且大便变成扁平带子形状,应去医院检查以排除直肠癌、乙状结肠癌、直肠溃疡等病。
3.大便暗红似果酱
并有较多的黏液,常患阿米巴痢疾。便中的阿米巴是一种寄生虫。患细菌性痢疾的患者,排出的大便也有黏液和血,但不像阿米巴痢疾患者的大便那样有恶臭味。
4.大便柏油样
又黑又亮,常是食管、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血液本来是红色,当它进入消化道时,血中血红蛋白的铁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产生硫化铁,导致大便呈柏油样黑色(血量一般达60毫升以上时才能呈黑便)。此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暴饮暴食后连续呕吐导致食管和胃交界处贲门黏膜撕裂出血时也能见到黑色柏油样便。
5.大便灰白似陶土
表示胆汁进入肠道的通道已被阻塞,胆汁只好通过血液循环沉积于皮肤,使皮肤发黄。胆结石胆管癌胰头癌肝癌等都是胆汁流入消化道的“拦路虎”。消化道内没有胆汁,大便呈灰白陶土样。
6.大便红白像鼻涕
俗称红白冻子,这是急性细菌性病疾的特点。它是一种脓、血、黏液的混合物。患有慢性结肠炎的患者,也会出现红白冻子。
7.大便呈白色油脂泡沫状
常是消化吸收不良的综合症。如果幼儿出现这种情况,称幼儿乳糜泻。
8.大便稀红
可能是大肠黏膜出血。若混有黏液、脓液,应检查大肠黏膜有无炎症。

检查

若有大量黏液,提示肠道炎症或有过敏反应。若是粪便与黏液相混合,黏液可能来自小肠或近端结肠;若黏液仅附着于粪便表面,呈现一定的亮光泽,则说明黏液来自下段结肠或直肠。
1.镜下检查
(1)细胞  正常粪便中偶见白细胞,无红细胞。肠炎时白细胞小于15个/高倍视野;急性细菌性痢疾时大于15个/高倍视野,甚至满视野。肠道下段炎症(如结肠炎、菌痢)及出血(息肉肿瘤等)可见红细胞。过敏或肠道寄生虫感染时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并伴有夏克-雷登氏结晶;菌痢及直肠炎症时,可见巨噬细胞;大肠癌患者粪便中有时可找到癌细胞。
(2)食物残渣  正常可见少量淀粉颗粒、肌肉纤维和脂肪小滴,若其增多提示消化吸收不良,多见于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如胰头癌等)。
(3)肠道酵母菌  正常可见人体酵母菌及普通酵母菌,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时可见白色念珠菌。
(4)寄生虫类  人体感染寄生虫时粪便中即可出现相应虫卵,常见有蛔虫卵、钩虫卵、蛲虫卵、华支睾吸虫卵、姜片虫卵及阿米巴滋养体等。
2.化学检查
(1)隐血试验  消化道少量出血,红细胞被分解破坏以至显微镜下不能被发现,故称为隐血(OB),但是隐血试验可以呈阳性。正常人便OB阴性,当消化道疾病引起出血时,如消化道溃疡、胃肠道肿瘤、炎症等,便OB呈阳性,甚至强阳性。 
(2)粪胆素定性试验  检查粪便中是否存在粪胆素。粪胆素能与汞结合成红色化合物,红色深浅与粪胆素含量成正比。正常粪便呈阳性反应(红色);溶血性贫血时呈强阳性;胆总管梗阻时呈阴性反应(不显红色)。
(3)粪胆原  正常情况下呈阴性。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