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脐带绕颈在产科门诊十分常见,约占分娩总数20%~25%。发生原因与脐带过长、胎儿小、羊水过多及胎动频繁有关。多数绕颈1~2周,3周以上少见,文献报道最多达9周。脐带有补偿性伸展,缠绕松弛对胎儿影响不大,缠绕过紧及多圈可影响胎儿血供,有造成胎心改变、围产儿缺氧、窒息甚至死亡的风险。实际上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不在绕颈周数,而在除去绕颈所剩的脐带长度。如虽只绕1周但相对长度过短,仍可造成惨痛结局。因脐带相对缩短,临产后影响胎先露下降,出现脐疝、子宫内翻、胎盘早剥、脐带断裂并不少见。发生在单羊膜囊双胎时危险更大。
病因
当脐带过长、胎儿过小、羊水过多及胎动过频时易发生脐带绕颈。当脐带缠绕胎体,随后胎儿又穿过脐带套环而成真结,极有可能导致供给胎儿的血液缺乏,导致缺血、缺氧。脐带脱垂易发生在胎先露部不能衔接时。多因胎位异常、胎头高浮、或头盆不称、胎儿过小、羊水过多、脐带过长等。脐带绕颈的原因:脐带绕颈与长度及胎动有关,如胎儿较多的自动目转或外倒转术,均能导致其发生。足月儿脐带绕颈1周者需要脐带长度18~20cm,绕颈周数越多,脐带亦越长,但短脐带也同样可以发生绕颈。
由于脐带绕颈非常多见,所以并非合并脐带绕颈就意味着高危妊娠,但需要警惕脐带绕颈对围生儿有不良影响,合并产前、产时出现胎心减速者在分娩过程中其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可明显增加;加强产前、产时的胎儿监护,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可降低脐带绕颈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
检查
B超检查是诊断脐带绕颈的唯一方法,但是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并非完全可靠。即使有经验的超声医师也可能误诊或漏诊脐带绕颈。多普勒超声可以提供脐血管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包括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等参数,为判断脐带绕颈的胎儿是否发生宫内窘迫提供有力依据。
1.扫查手法
常规检查可疑脐带缠绕时在该部位探头顺胎体纵轴扫查,并向两侧转动探头,以该部位为轴心,尽可能大幅度地滑动探头做弧形扫查,探头横置于该部做上下两侧的补偿扫描。
2.超声表现
该部位胎儿体表有凹迹。1周为“U”型,2周为“W”型,2周以上可平行排列,也可重叠交错,皮肤凹迹有不同表现。脐带在该部向后方对侧延伸。确定为脐带缠绕时,如脐带呈漂浮状与该部胎体表面有距离,其他部位有迂曲漂浮的脐带回声说明缠绕较松。脐带紧贴缠绕部,羊水中不易探及脐带回声,或脐带呈伸直牵拉状,应视为缠绕过紧或脐带过短。
超声诊断脐带绕颈的注意事项:
(1)超声确诊脐带绕颈的时间应选择在临产前。越临近分娩,其结果越可靠(准确率97%)。妊娠30周前因胎儿活动缠绕的脐带可自行解脱或再缠绕(准确率80%)。
(2)发现脐带绕颈征象伴有胎儿心动过缓或不齐,提示胎儿窘迫,应及时采取紧急措施。
(3)检查时尽可能清楚的显示胎儿颈背部长轴切面,颈部横断扫查范围应尽量包括颈部两侧及腹侧,寻找有无脐带交叉。
(4)扫查时探头不宜重压腹壁,避免胎儿颈部周围羊水被挤压而减少,影响诊断。
(5)颈部U形压迹要与稍胖胎儿颈肩交界处皮肤皱褶形成的V形相鉴别,并注意近场聚集和防止伪像的干扰。
(6)单纯出现颈背部U行压迹和彩色血流尚不足以确定诊断。要同时在胎儿腹侧出现彩色血流或有W形压迹方可肯定。因为脐带可由面颊、眼眶前和肩部绕过,并非绕颈。
(7)当孕妇卧位检查因羊水较少不易辨别脐带绕颈时,可改用站立位扫查,借重力关系使羊水向羊膜腔下方积聚,形成透声窗。
诊断
随着B超的普及,该项技术常由于产前诊断脐带缠绕的存在,此外,用胎心电子监护的方法,也能帮助诊断脐带缠绕问题的存在,尤其在临产时,频繁地听胎心,或进行胎心监护,可及时地了解胎儿是否处于危险的状况,医生可根据这些信息及时作出判断,决定如何处理。
治疗和监测
1.常规监护
脐带绕颈的监测和正常孕期监护是一致的,不需引起过多恐慌。孕妇同样需要规律产检,学会数胎动,胎动过多或过少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并不提倡孕妇常规听胎心,因为胎心的正常或异常变异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分析,自我听胎心往往引起过多的误会、心理的焦虑和不必要的干预。
2.分娩方式
脐带绕颈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因为脐带绕颈的发生率很高,并不意味着病理情况。加强产程中的监护,合并脐带绕颈的胎儿/新生儿患病率并不会增加。
产前可以通过B超检查胎儿身体上有无脐带压迹确诊,检查缠绕是否影响到胎儿健康,可以通过胎儿电子监护观察胎儿心率的变化,如果出现胎心不规则的减速或变异幅度过大时,就应考虑是脐带受到牵拉、挤压。处理脐带缠绕主要根据产程进展情况以及缠绕对胎儿的影响程度决定。产程刚开始时胎儿已有缺氧表现,应立即剖宫产。到了第二产程才发现异常则应迅速娩出胎儿,娩出时发现脐带缠绕过紧,应立即钳夹,剪断脐带。
3.其他进展
妊娠晚期脐带绕颈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和脐动脉(UA)阻力指标测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缺氧优于其阻力指标,可早期发现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缺氧状态,在胎儿窘迫发生前作出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