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DSA的基本原理是将注入造影剂前后拍摄的两帧X线图像经数字化输入图像计算机,通过减影、增强和再成像过程来获得清晰的纯血管影像,同时实时地显现血管影。DSA具有对比度分辨率高、检查时间短、造影剂用量少,浓度低、患者X线吸收量明显降低以及节省胶片等优点,在血管疾患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DSA宏观的发展趋势是向专用化转变,即单向C型臂系统用于全身的血管造影与介入放射学,双向C型臂系统则用于心脏和大血管检查。目前旋转DSA成像设备已应用于临床,能使X线管作旋转运动或多轨迹运动,可实现三维血管造影的减影影像显示,同时计算机内存储蒙片的方法或程序化步进式DSA的实现,改善了以往使用常规步进式DSA的不足。有效地提高DSA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进一步增强系统的检查效率,提高图像的定量分析能力,是DSA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的关键所在。
检查前准备
1.向患者及家属交待造影目的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签订造影协议书;
2.向患者解释造影的过程及注意事项,以消除顾虑,争取术中配合;
3.检查心、肝、肾功能,以及血常规和出凝血时间;
4.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
5.碘剂及麻醉剂按药典规定进行必要的处理;
6.术前4小时禁饮食,排空大小便,并训练患者屏气;
7.穿刺部位常规备皮,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8.建立静脉通道,便于术中用药及抢救。
临床意义
1.介入放射学的应用
在介入放射学中,利用DSA的引导管方式,能实时显示导管或导丝在血管内推进的情况,并清楚地观察其与血管的关系,使其头部的定位更为精确,因而能加速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的操作。也有助于各种介入性操作,如出血病灶和畸形血管的栓塞,肿瘤血管的栓塞或局部注入化学药物,采用气囊导管对狭窄的血管施行腔内成形术等。
2.脑血管病的检查
特别是对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定性定位诊断,更是最佳的诊断手段。不但能提供病变的确切部位,而且对病变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亦可清楚地了解,为手术提供较可靠的客观依据。另外,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DSA可清楚地显示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等,对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进一步查明导致出血的病因,如动脉瘤、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
3.胸部血管系统的检查
DSA对心脏及大血管的显示相当满意,能清楚显示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对大动脉炎可以很好地显示病变范围,能清楚显示肺动脉;对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瘤的形态的诊断也具有重要价值。
4,腹部血管系统的检查
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干支如肾动脉、腹腔动脉及其属支,肠系膜上及其肠系膜下动脉等在DSA检查中均能很好地显示。在有腹部动脉狭窄,尤其有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时,用动脉插管变得困难,此时采用DSA可显示它的优越性。目前,腹部血管的DSA检查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肝、肾动脉造影。
5.四肢血管系统的检查
DSA可以诊断四肢动脉及其干支的狭窄和闭塞,但对于肱动脉的细小分支和侧支循环却难以显示。也可用于显示动脉瘤、动脉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