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婴儿腹泻
疾病

概述

婴儿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可以分为急性腹泻慢性腹泻,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

病因

婴儿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靠消化器官消化与吸收。由于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胃肠道调节功能差,各种消化酶分泌较少、活力较低,因此,肌体对食物的耐受力差,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而造成腹泻。造成宝宝腹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细菌感染
如果宝宝腹泻严重(有时伴有呕吐),同时,还出现腹痛脓血便、发烧等现象,那往往是细菌(比如大肠杆菌、沙门菌等)引起的。
2.病毒感染
在成人和小孩中都很常见,引发胃肠炎的致病原多为病毒,最常见的是轮状病毒,好发于秋末冬初。
3.抗生素
如果宝宝腹泻发生在用有抗生素的药物期间或用此类药物治病后,可因为菌群失调引起腹泻。
4.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宝宝腹泻。比如贾第虫病(也叫"梨形鞭毛虫病")就是由一种寄生在肠道内的、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寄生虫引起的。
5.配方奶
配方奶冲调不当也可能引起宝宝腹泻,所以,冲奶时要严格按比例加水。此外,宝宝也会由于配方奶的冲调用具消毒方法不当,而出现腹泻。
6.牛奶/大豆过敏
牛奶过敏的现象在小宝宝中也并不少见,牛奶过敏也能引起腹泻,有时候还会导致呕吐。有时冲配方奶时不注意卫生可出现感染性腹泻
7.其他因素
①果汁过量 如果宝宝喝含有山梨醇和高浓度果糖的果汁,也可能会腹部不舒服,大便变稀。②天气 变化、受凉、受热。③水土不服。

临床表现

1.轻度腹泻
每天大便5~8次,可能伴有轻微发烧或呕吐。粪便呈黄绿色,带黏液且呈蛋花汤样,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
2.中度腹泻
每天大便十次,稀水便、气味酸臭,伴有中度发烧。
3.重度腹泻
腹泻频繁,每天大便十次以上,呈水样、量多,有酸臭味,嗜睡、烦躁、萎靡,甚至惊厥昏迷、血丝黏液便,前囟门凹陷,皮肤及嘴唇干燥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镁、低钙等症状。

检查

1.血常规检查
主要查看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病毒性肠炎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
2.血培养
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3.粪便常规检查
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检查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腹泻病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4.大便培养
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一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检查,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5.电解质检查
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液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等生化及电解质指标,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诊断

一般情况下,根据不当喂养及感染史,患儿每日腹泻10余次、食欲差、精神萎靡等,再结合血常规检查、粪便培养及血电解质检查等可明确诊断。

治疗

1.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
2.按时添加辅食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不论母乳或人工喂养儿均应按时添加辅食,以满足营养需要。添加辅助食品时,品种不宜过多,变换不宜过频,要在婴儿逐渐适应新的食品后,才渐次增加其他食品。
3.注意饮食质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喂给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初出生至6个月内婴儿母乳不足,可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牛乳或大豆类配方食品代替母乳,但均需按要求适当稀释,以利于消化和吸收;如因牛奶或大豆过敏引起腹泻,应避免使用。婴儿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4.母乳喂养可防腹泻尤以出生后最初数月内应以母乳喂养。因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种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大肠杆菌的作用。
5.增强体质平时应加强户外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
6.口服轮状病毒疫苗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