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脊髓脓肿
疾病

概述

脊髓脓肿为化脓菌侵入脊髓内引起脊髓化脓性炎症形成的脓肿。本病很少见,一般为皮肤、心、肺、腹腔脏器等的细菌性炎症蔓延或经血行播散到达脊髓,在脊髓内中心部位形成充血、肿胀和变性,并沿脊髓纵轴发展,最终形成脓肿。病变可累及数个脊髓节段,炎症偶可累及脊髓全长,造成急性脊髓损害。本病术前诊断有一定困难。

病因

脊髓脓肿可分为原发性脊髓脓肿和继发性脊髓脓肿两类。原发性脊髓脓肿病因不明,继发性脊髓脓肿多由于邻近组织感染(如皮肤瘘管、外伤后感染、脊柱感染等)蔓延或全身其他部位感染(如细菌性感染、脓毒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未及时治疗,细菌经血行播散而来。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大多缺乏特异性,表现为严重背部疼痛和发热。当非特异性症状持续几周至几个月时,可在局部或全身化脓性感染表现的基础上出现急性甚至超急性的脊髓受累的症状和体征,常有受累脊髓节段局部疼痛,继之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运动、感觉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可有痛觉及深感觉分离、肢体麻木无力、感觉丧失等表现并呈现全身感染及中毒症状。病情于数日至数周内发展至高峰,以3天内达高峰者较为常见。

检查

1.脑脊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明显增高。细菌培养可见致病菌生长。
2.X线摄片检查
脊柱X线平片一般表现正常,也可有椎间盘或椎体炎等局部感染表现。
3.CT或MRI
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范围,很好显示相应脊柱平面脊髓或硬膜下脓肿或积脓、脊髓增粗、蛛网膜下腔变窄,增强扫描可见脊髓脊膜强化,脓肿壁不规则周边强化或片状强化、结节状强化等表现尤其以MRI显示更佳。

诊断

1.常有受累脊髓节段局部疼痛,继之出现运动、感觉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多有痛觉及深感觉分离,并呈现全身感染及中毒症状。
2.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脑脊液细胞数增多,蛋白明显增高。脑脊液细菌培养可见致病菌生长。3.脊髓碘剂造影已很少使用。目前多通过CT和MRI检查了解脓肿位置及其范围,以MRI检查价值最大。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髓内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及囊性畸胎瘤等相鉴别。

治疗

1.治疗原则
脊髓脓肿一经确诊,应在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条件下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予以抗生素治疗,加强护理及康复治疗。
2.药物治疗

明确诊断后,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并及时根据血液、脑脊液、脓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的使用。
3.手术治疗
一般先行椎板切除,切开硬脊膜,脊髓脓肿的部位常肿胀变粗,以棉片妥善保护手术野,于脊髓背侧中线肿胀最显著的部位进行切开,充分吸除脓肿,并用稀释的抗生素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脓腔。结合术前MRI检查,对于有分隔形成的脓肿,应仔细探查,打通分隔,充分清除脓液。脓腔留置引流管一根,做切口缝合。如果脊髓肿胀明显硬脊膜不缝合以利减压,或以自体筋膜行硬脊膜扩大修补。术后脓液送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帮助选择抗生素。
4.术后抗生素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最少持续4周。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