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超常传导又称超常期传导,仅见于心脏传导功能障碍的一种特殊现象。某些心肌,特别是某些受抑制的心肌,在复极过程中有一个时期,其兴奋性反常地高于它完全复极时,这个时期称为超常期,可表现为超常应激性和超常传导性。即在心动周期的早期房室传导功能发生矛盾性改善,预计不能下传或理应缓慢下传的冲动,意外地或较快地下传。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心脏在传导受抑制的情况下出现一过性的传导改善现象,它仅为传导功能暂时性改善,而并非超过正常的传导或比正常心脏传导还要好的传导。
心电图表现
1.房室交界区的超常传导
(1)高度或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A-VB),过早的室上性激动能下传,而较晚出现的室上性激动反而受阻。
(2)高度或几乎完全性A-VB,交界性或室性逸搏逆传至交界区,使其兴奋阈值下降,此时室上性激动能一次或多次下传心室。
(3)一度或二度Ⅰ型A-VB伴反常的P-R与R-P关系。即短R-P间期之后出现短P-R间期,长R-P间期后出现长P-R间期。
2.室内超常传导(束支内超常传导)
(1)心房颤动合并束支阻滞,有时较早出现的激动,其室内传导正常;而稍迟出现的激动,反而呈束支阻滞图形,即先短(R-R间期)狭(QRS波正常),后长(R-R间期)宽(QRS波宽大畸形)。
(2)二度Ⅰ型发生阻滞时,文氏早期第一心搏(长间歇后出现)呈束支阻滞图形,而其后连续发生R-R间隔较短的心搏反而室内传导正常。
(3)房速伴室内差异传导时,R-P时间最短者其P波后之QRS波形反而正常。
(4)完全性束支阻滞合并有室上性早搏时,早搏的ORS波形或早搏后的窦性心搏波形正常化。
(5)高度左加右束支阻滞中超常下传的心搏呈束支阻滞图形,提示对侧束支超常传导。
(6)高位室间隔型并行心律中,偶可见特早的室早,QRS波时间特短。
临床意义
超常传导现象确实存在,它绝大部分发生于传导受抑制的心脏,而很少存在于正常情况,所以传导可使传导性降低或丧失的传导系统部分地恢复其功能,也是一种自身保护现象,借助于这一现象,可能保护患者摆脱猝死的危险。不过也应当认识到,真正的超常传导并不多见,临床上遇到的一些意外的传导改善现象,应该先用常见的机制进行解释,只有在用常见机制不能解释时,才考虑超常期传导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