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引发本病的原因很多。
1.咽鼓管功能障碍
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鼻咽癌等致咽鼓管阻塞。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彻底,滥用抗生素,以及致病菌毒力较弱。
3.免疫反应
可能是一种由抗体介导的III型变态反应,抗原可能存在于腺样体或鼻咽部淋巴组织内。由变应性鼻炎(I型变态反应)引发的咽鼓管咽口黏膜水肿与本病有间接的关系。
4.其他危险因素
腭裂、咬合错位、哺乳位置不当、乳突气化不良等。
检查
1.耳闷胀,如有物阻隔、听力稍感下降。
2.检查可见鼓膜内陷显著,有粘连者呈局限性内陷,鼓膜部分增厚变白,部分萎缩菲薄。
3.听力下降仍以传导性耳聋为主,极少数可呈混合性耳聋。声阻抗检查显示鼓室图为B型或C型。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听力和耳部检查结果可诊断。需与鼻咽癌等鉴别诊断。
治疗
1.病因治疗
患慢性鼻炎、鼻窦炎、急性渗出性中耳炎患者应积极治疗。
2.导管通气
有条件者可在鼻窦内窥镜引导下行导管通气,并注入药物曲安缩松,隔3日1次。
3. 鼓膜切开加置管术
适用于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积液黏稠,适用于咽鼓管功能不良在短期内不能恢复正常者。
4. 部分患者宜做颞骨CT检查,若发现鼓室或乳突內有软组织影或粘连时,需行鼓室探查术或单纯乳突开放术。彻底清除病变软组织后,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鼓室成形术。
预后
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少数可后遗黏连性中耳炎、胆固醇肉芽肿、鼓室硬化、后天性原发性胆脂瘤等。
预防
1.积极治疗急性渗出性中耳炎,避免迁延成慢性。
2.加强体质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并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3.防治鼻腔和鼻咽腔慢性炎症。
4.对变态反应性体质患者给予相应治疗。在急性鼻炎感染期间避免用力擤鼻。
护理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耳部进水,不用力擤鼻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