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乙型病毒性肝炎
疾病

概述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可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临床起病缓慢,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近年来,乙型肝炎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据世界卫生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流行病学

1. 流行
在不同地区,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不同。总的来说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在大多数高流行地区,围生期的感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中度流行区,传播在各个年龄进行;在低流行地区,大多数感染发生在成年早期,多通过无保护性交或滥用静脉药而感染。
2.传播途径
HBV主要传播途径有通过输注血制品传播、经皮接触血液或体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卫生间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通常不会传染HBV。经吸血昆虫传播这一理论在动物模型中已经证明,但在人群中此种传播模式尚无确凿证据。

病因

本病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HBV是一种属于肝病毒科的有外壳的双链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病毒最外层是病毒的外膜或称衣膜,其内层为核心部分,核蛋白即是核心抗原。它的脂蛋白外壳上携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HBV抵抗力强,具有很强的传播活力和传染性,在30℃~32℃时可存活至少6个月,在-20℃时可存活15年。在121℃高压20min,100℃直接煮沸10min均可灭活HBV。含氯制剂、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等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临床表现

HBV潜伏期为30~160天,平均为60~90天。HBV感染的表现变化多样,在急性阶段可表现为亚临床肝炎、无黄疸性肝炎、黄疸性肝炎到暴发性肝炎;在慢性阶段可从无症状的携带状态到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95%的成人HBV感染可以最终痊愈,伴有血清HBsAg消失和抗HBs抗体的出现。
1.急性乙型肝炎
根据有无黄疸可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可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与恢复期,整个病程为2~4个月。多数在黄疸前期具有胃肠道症状,如厌油、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乏力等,黄疸前期一般持续数日至2周。随后进入黄疸期,患者逐渐出现尿色加深、巩膜及皮肤发黄。部分患者出现大便变浅及皮肤瘙痒等。黄疸出现后,消化道症状逐渐减轻,肝、脾轻度肿大。进入恢复期后,黄疸消退,症状消失。肝脾恢复正常。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临床症状轻或无症状,大多数在查体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不易被早期诊断,病情迁延可转为慢性乙型肝炎。
急性乙型肝炎中许多病人身体检查是阴性的。一般表现包括低热、临床黄疸和柔软、有轻度触痛的肝大。可以存在轻度淋巴结增大,但是弥漫性的淋巴结病并不是急性乙型肝炎的特点。
2.慢性乙型肝炎
既往有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或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而目前仍有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
症状轻者没有明显的不适,也无黄疸,体检时仅有轻度肝大,脾脏触不到,肝功能基本正常。症状较重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全身乏力和黄疸等。慢性乙型肝炎持续或反复发作可出现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部分患者出现出血倾向及内分泌紊乱等。少数患者还可出现多种肝外表现,如肾小球肾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等。体格检查发现肝大、质地中等硬,脾大
3.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暴发性肝炎):有起病急、进展快、黄疸深、肝脏小的特点。出现极度乏力及显著消化系统症状,如严重食欲减退,频繁恶心、呕吐、腹胀,于发病后10日内出现肝性脑病。多数于病后3~5日首先出现兴奋、欣快、多语、性格行为反常,白天嗜睡,夜间不眠,日夜倒错,视物不清,步履不稳等。定向力及计算力出现障碍,进一步发展为兴奋、狂躁、尖声喊叫,病情严重者可表现为脑水肿而致颅内压增高症。黄疸出现后迅速加深,肝浊音区缩小,有明显出血倾向。一般无腹水或晚期出现腹水,常于3日内死于脑疝、出血等并发症。
(2)亚急性重型肝炎:表现为极度乏力、腹胀、食欲减退、重度黄疸(胆红素>171μmol/L),有明显出血倾向。后期出现肝肾综合征和肝性脑病。病程为数周至数月。
(3)慢性重型肝炎: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或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史,影像学、腹腔镜检查或肝穿刺支持慢性肝炎表现者,并出现亚急性重症肝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改变为慢性重型肝炎。
4.慢性HBsAg携带者
HBsAg携带者中包括健康携带者、慢性HBV感染者。常无自觉症状,无肝脾大,肝功能正常。多于体检时发现HBsAg阳性。我国对HBsAg携带者的定义是:HBsAg阳性,但是无肝炎的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半年内检查无变化者。

检查

1.血象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增多,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少数患者可出现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减少。
2.尿液检查
有黄疸者,可出现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尿胆素增多。
3.生化检查
(1)血清胆红素检测:除肝内外淤胆型肝炎外,胆红素水平与肝损伤严重程度呈正比。
(2)血清酶学检查: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升高是急性肝炎的标志。一般情况下,肝损伤以ALT升高为主。AST在心肌中浓度最高,故在判定对肝功能的影响时,首先应排除心脏疾病的影响。若血清AST明显升高,常表示肝细胞严重坏死。
(3)血清蛋白检测:临床中把血清蛋白作为肝脏蛋白代谢的生化指标,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有血清蛋白下降,球蛋白水平升高。
4.HBV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乙肝表面抗体(HBsAb):HBsAg在疾病早期出现,一般在ALT升高前2-6周,血清中即可检出HBsAg。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HBsAb是HBV感染恢复的标志。
(2)乙肝核心抗体(HBcAg)与乙肝核心抗原(HBcAb):血清中一般检测不到HBcAg。HBcAb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有传染性。
(3)HBeAg与HBeAb:血清HBeAg阳性可见于急、慢性肝炎和无症状携带者。为病毒血症的标志,表明患者具有传染性。
5.肝穿活组织检查
可了解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程度,对抗病毒药物的选择、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是诊断各型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指标,亦是诊断早期肝硬化的确切证据,但由于属于创伤性检查,不作为首选。
6.超声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超声检查应用广泛,CT检查亦对监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进展,发现肝脏的占位性病变及诊断有重要价值。

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初步诊断。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可做肝活体组织检查。确诊需依据血清HBV标志和HBV DNA检测结果做出诊断。

并发症

乙型病毒性肝炎可并发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肺部感染等疾病。少数急性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治疗

1.急性肝炎的治疗
(1)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肝功能恢复后仍需休息2~3个月,随访观察1年。
(2)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补充维生素和足够能量。进食少时,可静脉输液补充能量和营养。
(3)住院患者注意采取血液传播疾病的隔离措施。
(4)可适当使用保肝降酶药和中药制剂。甘草酸苷制剂,双环醇、还原型谷胱甘肽、益肝灵等。
(5)抗病毒药物治疗。急性肝炎大多为自限性,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2.慢性肝炎的治疗
包括保肝降酶、抗纤维化和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肝,如持续无症状,肝功能正常,且无肝纤维化时是不需要药物治疗的;当肝功能出现损伤,病毒复制活跃,或出现肝纤维化时,则需要积极治疗,采用抗病毒治疗为主,保肝降酶、抗纤维化为辅的综合措施。
3.重型肝炎的治疗
重型肝炎死亡率达50%以上,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很重要。患者应绝对卧床,避免去除诱发肝性脑病的诱因,预防和控制感染,及时救治出血,防止电解质紊乱,加强对症支持疗法。有条件者可考虑肝脏移植。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