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百科 > 正文

皮肤念珠菌病
疾病

概述

皮肤念珠菌病是由各种致病性念珠菌引起的皮肤真菌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全年均可患病。患病后皮肤可出现红斑、水疱、糜烂等症状,并伴有痒或痛感。

病因

念珠菌属于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目前已发现300余种。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毒力最强、最常见,可引起全身各种感染。当念珠菌感染皮肤、指,并引起相关症状时,就导致了皮肤念珠菌病。

临床表现

皮肤念珠菌病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以分为间擦疹、指(趾)间念珠菌病和念珠菌性甲沟炎等类型。
1.间擦疹
间擦疹又称擦烂红斑,是最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肥胖多汗者、糖尿病患者及儿童。念珠菌感染腋窝、腹股沟、臀沟、乳房下等皮肤褶皱部位后,出现界限清晰的皮肤红斑、糜烂,自觉瘙痒,并伴有星状分布的丘疹、水疱和脓疱
2.指(趾)间念珠菌病
多见于长期从事潮湿作业的人,皮疹以第三、第四指(趾)间最常见,手指或足趾间皮肤感染念珠菌后,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白、肿胀、增厚、浸润,伴有皲裂或糜烂,自觉瘙痒或疼痛。
3.念珠菌性甲沟炎
念珠菌性甲沟炎多发于手足经常接触水者,如家庭主妇、鱼贩、厨师、罐头食品厂工人、洗衣工、美容师等。念珠菌感染甲沟或甲床后,出现甲沟红肿、触痛,可伴有糜烂,指(趾)甲增厚、甲板可变混浊、增厚、变硬、变色,表面有横嵴和沟纹,但仍有光泽。

检查

1.直接镜检
直接镜检发现大量菌丝和成群芽孢,菌丝的存在表明念珠菌处于致病状态,具有诊断意义。但是如果只发现芽孢,则无诊断价值。
2.致病菌培养
进行致病菌培养后,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鉴定,确定致病菌的种类。

诊断

根据典型的皮肤症状和显微镜检等检查可诊断。
1.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糜烂等病变,或指(趾)甲出现边缘红肿、触痛、指(趾)甲增厚等病变。
2.直接镜检发现大量菌丝和成群芽孢;致病菌培养可以确定念珠菌种类。

治疗

皮肤念珠菌病以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主,局部治疗无效时,可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1.局部药物治疗
对于局限性皮肤病变,可以采用酮康唑、益康唑、联苯苄唑、克霉唑咪康唑、硫康唑、奥昔康唑等抗真菌软膏、霜剂,涂抹患处。
2.口服药物
对于局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以口服伊曲康唑等药物治疗。

预后

1.并发症
念珠菌可以入侵血液循环系统,引起菌血症,还会导致肾脏、肺脏、心脏等多器官、系统感染,引起播散性念珠菌病,并发气管炎肺炎尿毒症心内膜炎等。
2.预后
皮肤念珠菌病感染在身体浅表层,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如果念珠菌进入血液循环,造成一系列内脏感染,则预后较差,甚至会导致死亡。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